有兩種東西喪失之后,才會發現它的價值——青春和健康。
當躺上手術臺,醫生給自己蓋上布單,看見那小電鉆的工具時,才發現一切都是真的,內心恐懼一度飆升,但又真的很無奈。或許醫生感受到了那份惶惶不安,開始和自己聊天,試圖轉移注意力,原以為打麻藥后會睡著,然而并沒有,努力地放空大腦,閉上眼睛,想著大白鯨和人共舞的畫面,明明前一天還是那般歡樂,下一秒就跌入了谷底。
該忘記的沒有忘記,是癡
自從遇見某人后,從未發現自己如此的執拗,哪怕是分開,還是一如既往。想想那些一起的日子,都不算是正兒八經地談戀愛,更多的像是坐過山車,情緒起起伏伏、悲喜交替,就差沒人格分裂。
就如《失戀33天》中黃小仙說:
“若有一日,他不再愛你,那么你這個人,楚楚可憐也是錯,生氣勃發也是錯,你和他在一個地球上同呼吸共命運都是錯。”
“我看向身邊,恍惚間,覺得那沙發旁,他坐過的痕跡還在,衛生間里,還有他那把備用的牙刷,鏡框里,兩個人的合影永不過期,笑的那么燦爛。”
“感情其實是好感情,所以才讓我心心念念朝思暮想的糾結,如果一開始就是你來我往不失客氣的隨便玩玩,那分手時一定比蹩腳電影散場,還令人不想多留戀。”
在失戀治愈中,白天都是沒事人,偶爾看到相似的側臉、背影、走路姿態……,都要留意好久,不知暗自在期待著什么,卻又不想任何人察覺自己那顆不完整的內心,因為難受什么的,只想留到晚上回家,在房間里獨自消化。
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殊不知日積月累下,身體無形中出現的異常,正在一步步拖垮自己。
該珍惜的沒有珍惜,是蠢
長期的失眠,已經敲響了健康的警鐘,而我卻仍僥幸三個月前醫生說的沒事,復查應該問題不大。就這樣在閨蜜的陪同下,我卻拿到一張有問題的彩超,還說可以立馬動手術拿到腫塊,在聽到手術兩個字時,真切體會到什么叫做“晴天霹靂”。
不知道坐了多久,才慢慢緩過來,一直在心里反復里想著,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然而醫生卻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為自己屬于未婚,只能和氣郁、情緒和心理壓力掛鉤。
原來和疾病比起來,方能識得健康之可貴。于是,我決定后,手術后一定不再想那個不該留念的人,要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該忘記的沒有忘記,不是癡而是傻。
無奈,在修養的時間里,自己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擔心不能給伙伴減輕工作負擔,擔心怎樣在毫不知情的老媽面前演戲,擔心會不會時間久了不會寫文章……
在手術后的幾天,傷口每到半夜就會疼地讓人無法睡眠,白天無規則的陣痛,又讓自己陷入了“我有病”的怪圈,但又不能放任悲傷逆流成河。想著那些勵志的句子,“越是黑暗,越不能熄滅生命的燈盞,越要點亮人生的光芒”、“沒有“痛苦”和“失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全當給自己安慰。
失戀后大哭一場相當于康復治療
一個人的日子過得還算煎熬,從一個人吃飯、逛街、看書,到一個人去醫院、換藥,就算是做手術,也沒有留下一滴眼淚,有時分不清到底是不想哭,還是真的沒有眼淚,看似很堅強很勵志的樣子,卻因閨蜜發來的鏈接備受質疑。
“氣郁,誘發的疾病與情緒有著很大關系,不良情緒才是導致這類疾病的元兇。生活中,想的太多,尤其是想那些不開心的事,最容易導致氣滯郁結。”
氣郁的特征分為性格特征與體型特征:性格特征—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情緒不穩定,起伏大,敏感多疑的人;體型特征—偏高偏瘦的人比體型偏胖的人容易氣郁。
美國曾有專家調查發現,失戀后的被調查者中,因遭受了極端的情感緊張,2/3的人出現了“破碎之心綜合征”的癥狀,癥狀輕重不一,其中有1/5的人情況危急,需要送進急診室搶救。
一旦失戀或遇到其他的情感打擊,應該找人傾訴或者大哭一場。有些人想盡辦法遺忘,其實還牢記心里,對健康并沒有好處。如果十分痛苦,最好要哭出來。美國生物化學家威廉·弗利博士發現,動情而哭時,會分泌更多的激素和神經遞質,有助去除體內因負面情緒而分泌的化學成分。
原來將不良情緒悶在心里,會有如此多的危害,如果不經歷一些苦難,可能永遠不會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日歷一頁頁翻,時間一點點走,可你仍困在原地,等待也好,迷茫也罷,以后的日子,該通過怎樣的途徑發泄不良情緒,大概就是尋找的主要方向吧。
在失戀的時候,或是生活中碰到難題時,很多人都因為“不會”、“不可能”、“沒辦法”等,作為還未嘗試的理由,但是,尼克·胡哲說“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不會”這件事,當你失去所有依靠的時候,你自然什么都會了。
曾經那個給你依靠的人,讓你伸出雙手就能擁抱全世界,然而人生終有遺憾,錯的人遲早走散。愛情使人忘記了時間,希望時間也能使人忘記愛情,在充滿未知數的人生道路上,愿時光能緩,愿故人不散,愿你獨闖的日子里,不覺得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