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晚北大婦產科赫大夫在值班工作期間被患者家屬三人無端毆打事件。據新聞報道,患者為一名高齡孕產婦,因毫無剖宮產指征卻硬要剖而被醫生拒絕,家屬就對赫大夫大打出手。赫大夫被蠻不講理的一家三口圍毆,打到框內骨折、不同程度的頭暈、耳鳴、惡心、嘔吐、視物不清等癥狀住院治療。該事件已介入警方調查,目前仍在處理中。
本來疾病才是醫生和病患的共同敵人,但是不知道何時開始,醫生和病患互不信任,各地醫療糾紛沖突案件不斷增加,地方醫患矛盾急劇升級,有的演變成暴力事件,醫患之間沖突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醫生這個職業,很多人都有一種思想,就是認為醫生一定要把人救活,其實醫生只是用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救活人,他們并不是真的救世主,不能一定能救活病人的。沒有那個醫生玩命的把病患看死,也沒有絕對的神醫,任何病毒都是有死亡的概率。當醫生辛苦,醫生究竟有多累?有調查顯示,目前國內近半數醫生每周至少要上一個夜班,近八成醫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時,幾乎所有醫生都曾連續工作24小時以上,約有兩成醫生甚至曾連續工作48小時以上。可能醫生的累,并不為大多數所了解。
有一天我的手機預約看病不成功,早上八點半我去到醫院的醫生處申請現場加號,批準后我就在醫生辦公室外等候就診。所有預約的病人看完了才能輪到現場加號的病人,輪到我的時候大概中午十二點半了。在等待的這個過程,讓我理解到醫生有多忙碌,見到進進出出這么多病人,我看完病后已經下午一點了,但醫生還不能下班,因現場還有2名現場加號的病人等待就診。我離開醫院時就可以去吃飯,但是醫生呢?連飯都沒有顧上吃,還得看完剩下的病人才能下班。
有一個醫生吐槽自己的內心獨白:沒上下班時間,有病人就看,沒有病人也不能離開醫院,要完任務,保基本工資。工作風險高,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工作。退休了也買不起房子給兒子娶不起媳婦。有人還會說你沒本事。
有報道,2005年至2015年10年年時間里,中國大學培養了473萬醫學專業畢業生,但注冊的醫生僅增加了75.2萬人,有400萬醫生流失。工作強度大47%,醫患關系緊張38%,工作環境不理想26.1%等等誘因導致了現在的年輕人不愿意從醫。從這個數據可知,醫患關系嚇跑了部分年輕人從醫。
有時我預約就醫前會在預約平臺上查看病患對醫生的評價才去選擇就診的醫生,發現有的病患會埋怨就診醫生態度沒有那么好。我從小到大看病,沒有遇到沒有醫德的醫生,都盡職盡責地給病人看病。醫生有的時候態度不好,我可以理解,如果換作你是醫生,從上班到下班都不停地給很多病人看病,有時他們連上廁所或者喝一杯水的時間也沒有,醫生也是人,他們一樣會對工作厭煩,感覺到累的。他們家里也有雜七雜八的事情需要處理,到了醫院又是一堆頭疼的病情需要處理,還不能妄下判斷,每時每刻神經都是繃緊的,有時遇到蠻不講理的病患或家屬,不是被投訴就有被打的可能。在過去醫生是一個值得尊崇的行業,現在卻充滿了風險!現在部分醫生都非常后悔當醫生,如果有下輩子,他們都不希望再當醫生。
醫生和患者兩者,一個是治病救人,一個是渴求健康生存,一個是送健康平安,一個是要健康和平安,只有醫生、病患和家屬互相信任才能戰勝疾病,在疾病方面的問題能有良好溝通,醫生和患者之間將心比心,才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