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把這倆人放在一起寫,是因為他倆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他們活著不去追求物質,而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精神需求。
還有個共同點,就是窮。
還有個共同點,就是臉皮厚。
其實他們挺快樂的,家里地里的活,還有什么家庭規劃拉,孩子教育啦,他們都不管。孫玉亭熱衷集體事務,享受權利帶給他的滿足。王滿銀滿世界竄自己找樂子。
我想起我老家有個大爺大娘,從我記事起,那時還是大集體,他家成天來我家借這借那,有時是幾塊錢,有時是一瓢面,或一瓢豆子。我很喜歡到他家去玩,他的家里雖然是徹底的臟亂差,但時刻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大娘大爺在炕頭上吃旱煙喝茶葉水還唱著戲聊著天。
我母親看不慣他家過日子的脾氣,說下頓沒得吃了,還是該說說該唱唱,一點也不知道愁。
現在想來母親可能內心里也不樂意借給他錢和東西,畢竟那時候家家都不寬裕,可他們都是心善之人,又好面子,人家開了口不好意思不答應。
又過了好多年,大概是88或89年吧,那時大娘家的孩子都長大成人了,母親讓我寫信給他家的哥哥,要他還100塊錢。我當時很為難,這樣的尷尬事,大人不出面,讓個初中小女孩來寫。反正我最后也寫了,不過好像我哥哥也沒還那100塊錢。從這件事上看,我母親當時借錢也是不情愿的。現在看100塊錢不算什么,在當時也算比大錢。
再后來,土地分產到戶后,各家的日子都紅火起來。但我這大爺家的生活一直很艱難,幾個孩子結婚后都各人出去單過了,估計他們也不愿去扶持這么個扶不起來的大家庭。現在大爺大娘的吃飯是不愁了,但沒有來錢的門路。偶爾回老家我也去看看這位大爺大娘,家里還是亂糟糟,大娘大爺還是坐在炕頭上,過著樂觀主義的革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