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設計模式
設計模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而并非某種特定的方法。是前人給我們總結的寶貴經驗。學習設計模式是為了編寫可復用、可拓展、高性能軟件。學習設計模式關鍵是要理解,理解方法,理解思想和觀念。設計模式是熟練運用OOP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代碼習慣。達到最高境后只有一句話:高內聚、低耦合。
php中的設計模式
想要成為一名高級程序員,設計模式是必須完全掌握的。我們經常看到關于java,c#設計模式的講解,卻很少看到用php代碼講解設計模式的, 這是為什么呢。
jave、c#它們是純面向對象編程的語言,純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是以類為基本單位,把所有功能封裝在類中,真正實現數據和業務邏輯的封裝。而設計模式是面向對象編程的高級實踐,所以設計模式是在這些純面向對象語言中最早總結出來的。php本身是一種面向過程編程的的語言,PHP 5中借鑒了java的一些特性開始對面向對象支持更加完善,設計模式也可以用與php中了,但是現在關于php面向對象編程的資料很少,對很多phper進階高級程序員造成很大障礙,所以我打算寫一系列設計模式的文章,一來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高,二來希望能幫助到那些像我一樣沒有其他語言基礎,php作為的入門語言的程序員。
系列文章將介紹php常用的11中設計模式,本篇將結合代碼介紹最基礎的三種,工廠模式、單例模式和注冊樹模式。
學習設計模式之前希望大家能已經熟練掌握了php的一些高級特性,比如命名空間,鏈式調用,類的自動載入。如果覺得自己的oop學的很渣,可以把以前學習的視頻再看一遍,說不定你會對以前一些不懂的知識點豁然開朗呢。
1.工廠模式
工廠模式是用工廠方法生成對象,而不是直接new一個對象。
假設我們在Imooc命名空間下有一個名叫Db的數據庫操作類,用普通的方法,如果我們想去創建一個Db的對象,我們會直接new一個出來。
$db = new Imooc\Db();
工廠模式就是用一個工廠方法替換掉直接new一個對象的操作,以后想創建對象就調用這個工廠方法。
<?php
namespace Imooc;
class Factory{
static public function createDb(){
$db = new Db();
return $db;
}
}
$db = Imooc\Factory::createDb();
工廠模式有什么好處呢, 我們的項目中多處都對Db類進行了new的操作,如果這個類發生了一些更改,比如說類名或者是參數的改變,沒用工廠模式的話我們就需要進行多處更改,而工廠模式只需要改這個工廠類就行了。
2.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使某個類的對象僅能創建一次,通常一個項目中會多次用的Db這個數據庫連接類,如果在每個地方都調用工廠方法創建一個數據庫連接類,這樣是比較消耗資源的,我們只需要一個數據庫連接,單例模式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們打開Db類,首先把構造方法設置為私有的,這樣就禁止了在其他地方直接new我們的Db類
1.什么是單例模式:一個類最多只能產生一個對象,如果希望在系統中某個類(鏈接數據庫的類)的對象只能存在一個,單例模式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2.單利模式的實現:三私一公
①私有化構造方法:防止實例化
②私有化克隆方法:防止克隆
③私有化靜態屬性:保存對象
④公有化靜態方法:獲取對象
3.代碼實現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obj;//私有化靜態屬性
private function __construct(){
//私有化構造方法
}
private function __clone(){
//私有化克隆方法
}
//靜態方法產生對象
static public function getInstance(){
//對象不存在new一個對象
if(!is_object(self::$obj)){
self::$obj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elf::$obj;
}
}
測試單利模式
//無法實例化
$obj1 = new Singleton;
var_dump($obj1);
//成功獲取對象
$obj2 = Singleton::getInstance();
var_dump($obj2);
//無法克隆
$obj3 = clone $obj2;
var_dump($obj3);
現在不管我們調用多少次工廠方法,我們的數據庫連接都只會被創建一次。
3.注冊樹模式
注冊樹模式可以把我們的對象放在全局的樹上,讓對象可以全局共享
下面我們來編寫一個注冊樹的類,包含set,get,_unset三個操作。
<?php
namespace Imooc;
class Register{
protected static $objects;
static public function set($alias,$object){
self::$objedts[$alias] = $object;
}
static public function get($name){
return self::$objedts[$name];
}
//unset是php中的關鍵詞,所以起名為_unset
static public function _unset($alias){
unset(self::$objedts[$alias]);
}
}
下面我們再把工廠方法改一下
<?php
namespace Imooc;
class Factory{
static public function createDb(){
$db = Db::getInstance;
//把單例模式生成的對象放在注冊樹上
Register::set('db',$db);
}
}
現在這個工廠方法只需要調用一次,以后再需要使用數據庫連接對象,直接從全局的注冊樹上拿就行了
$db = Register::get("db");
至于這個工廠方法是么時候調用,可以在程序初始化的時候,我們的業務邏輯代碼只需要在注冊樹上把這個對象讀取出來即可。至此,三種最基本的設計模式就介紹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