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晴雯幼時被賴大買下來,常跟賴嬤嬤進賈府,因為賈母喜歡,所以留了她來使喚。從出身上來講,晴雯是奴才的奴才,但晴雯卻從不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自輕半分。
她天真爛漫,性情直率,語言犀利,張愛玲說晴雯沒有奴性思想,不守奴性本分,可以是任何時代的女孩子,因此在判詞中,曹公給了晴雯“心比天高”四個字。
晴雯行事作風一向只看心情,在她心里沒有主仆尊卑的概念。
她因為和碧痕拌了嘴,就使性子將氣撒在來找寶玉的寶釵身上,還連帶著讓黛玉吃了閉門羹。她又因為失手摔扇子被寶玉罵了一句,便就言辭犀利、夾槍帶棒地還擊回去。
她愛憎分明,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容不得一粒沙子。
李嬤嬤因為輸錢遷怒襲人,寶玉認為是別的丫鬟得罪了李嬤嬤,李嬤嬤硬將過錯賴在了襲人身上,晴雯甚為不悅,直接回嘴說既然得罪了李嬤嬤,就有本事承任,犯不著帶累別人。
墜兒偷了東西,晴雯在病中動怒,打罵墜兒,將其趕了出去。
抄檢大觀園時,晴雯挽著頭發(fā)闖進來,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將所有物品盡都倒出來,言語間鋒利諷刺王善保家的,使得王善保家的紫脹了臉,自討沒趣。
她不在乎物質(zhì),所以她隨意撕砸扇子。她性情高傲,嘲諷襲人是西洋哈巴狗,又因為秋紋得了襲人剩下的賞賜,她便諷刺秋紋沒見過世面。在她眼里,她們都是這怡紅院里的人,誰都不比誰高貴。
她刻薄狂妄,“小蹄子”三個字從不離口,她指責小紅爬高枝,又因為小丫頭們懶惰而破口大罵,揚言要拿針扎她們。她的世界里只能容得下她和寶玉,從來不會推己及人。
她冰雪聰明,怡紅院發(fā)生的事情她一清二楚。她知道碧痕打發(fā)寶玉洗澡,兩人洗了足足兩三個時辰。她取笑寶玉和麝月交杯酒還沒吃上,就上頭了。她諷刺襲人討了王夫人的好,坐穩(wěn)了姨娘的位置。
當王夫人找她問話時,她在幾秒鐘之內(nèi)就能判斷出這是因為有人在背后暗算了她。她不是不明世事,她是不屑世事,不肯被世俗磨去棱角,不肯讓精神與個性消亡。
寶玉真心待她,她便也真心待寶玉。
她一向懶散,卻因為寶玉要寫字,所以早早起來研墨。寶玉吩咐她把字貼在門斗兒上,她害怕別人貼壞了,于是大冬天親自爬高梯貼字,凍僵了手。
她與寶玉之間有著無言的默契,寶玉知道她愛吃豆腐皮包子,特意給她拿了回來,一見那些包子,不用寶玉開口,她便知道那些都是她的。而她也是寶玉最信任的人之一,寶玉惦念黛玉,要給黛玉送絹子,特意避開襲人,只讓她前去。
晴雯從心底里認為寶玉和她沒什么不同,所以將寶玉當做自己的家人。寶玉不小心弄壞了孔雀裘,晴雯在病中仍不顧身體,連夜替寶玉補好。襲人還借此笑話她,說她平日總是懶的橫針不拈,豎線不動,可在病的七死八活時,竟連命也不顧,將孔雀裘給寶玉做了出來。
襲人所重視的名分、地位、前途,她連思考都沒有思考過。襲人惜命,向往著未來的榮華,所以才會因為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灰了爭容夸耀之心。可晴雯將幸福寄托在了當下的給予之中,她付出了她的所有,無論生命長短,她熾熱又濃烈地活了一場。
后來,晴雯見寶玉因為讀書苦惱,所以提出讓寶玉裝病,可她恐怕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提議讓她走入了既定好了的悲劇之中。
晴雯的結(jié)局帶著一種悲哀的宿命感,似乎在提醒著我們,有時不是人選擇了命運,而是命運選擇了人。 她雖然樹敵眾多,又因為誹謗而被趕出怡紅院,但也不過是抄檢大觀園的受害者。
抄檢大觀園因繡春囊而起,邢夫人對王夫人和鳳姐不滿已久,偶爾獲得了繡有男女之事的香囊后,邢夫人便借此向王夫人發(fā)難。王夫人怕賈母看見后認為她治家不當,剝奪她的核心地位,所以決定抄檢大觀園。
借著這次機會,王善保家的誹謗晴雯,而王夫人對晴雯的第一印象也十分糟糕,文中寫道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往事,便問鳳姐道: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他;后來要問是誰,偏又忘了。今日對了檻兒,這丫頭想必就是他了?
就此,晴雯成為了王夫人必須除掉的眼中釘肉中刺。事到如今,木已成舟,晴雯注定要被趕出賈府,誰都保不了她。寶玉雖然心下恨不能一死,但在王夫人盛怒之際,他不敢多言。而賈母也不會為了晴雯出面,雖然晴雯是她給寶玉的丫頭。
表面上看來,賈母與王夫人一團和氣,實則二人矛盾重重。其一,她們在寶玉的婚姻問題上,意見一直相左。其二,賈母一直對王夫人有所忌憚,不然她不會在賈赦要鴛鴦時,直接指責王夫人只是表面孝順,暗地里卻盤算她,想要擺弄她。雖然賈母后來解釋說這是氣話,但氣急之下說的話,大概率是真話。
所以此時賈母若出面保晴雯,將會讓兩人隱藏的矛盾浮出水面,賈母雖然喜歡晴雯,但不至于喜歡到要和兒媳婦撕破臉面的程度。最后賈母也只能說上一句:晴雯這丫頭,我看她甚好,將來還可以給寶玉使喚的,誰知變了。
最終,晴雯被趕出賈府,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四五日不曾進食,寶玉偷偷溜出來看她,她又悲又痛。
她一生性情高傲,不肯趨炎附勢,始終與寶玉保持著距離,卻沒想到喧嘩過后,判給她的竟然是“狐貍精”這一稱號。她一向自尊自愛,坦蕩敞亮,命運殺了她的身體,也殺了她的靈魂。她的一切終將黯淡,沒有地老天荒,只有飄散的愿想。
于是晴雯狠命將指甲齊根咬下,交給寶玉。寶玉給她披上小襖,她說,今日這一來,我就死了,也不枉擔了虛名。
生命的最后她喊了一夜的娘,不肯喚寶玉一聲,她這一輩子只是為自己而活,可是無人聆聽她的痛苦,也沒人知道她死前的倔強、要強,那個冰冷的世界不會關心她滾燙的靈魂和不屈的向往。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霽月是指雨過天晴時萬物明凈的景象,遂指代“晴”這一個字,雯是一種彩色的云彩。
晴雯難逢,也易散。
林語堂說道:晴雯壞處,在其野嘴爛舌,好處在其爛漫天真。晴雯撕扇,晴雯補裘,何以可愛?愛其天真。因其天真,故不得不死。
因為在那樣一個世界里,容不得異類,也容不得天真。
紅樓夢第二回中,賈雨村說過:有一種人上不能為仁人君子,下不能成大兇大惡。生在富貴人家就是情癡情種,生在清貧人家就是逸士高人,這也就是所謂的“風流”。
他們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賈雨村舉例說明了這類人,其中有許由、陶淵明、阮籍、嵇康、劉伶等。
許由此人生活在堯的時代,堯在位的時候,想傳位于許由。許由卻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羞辱,便到潁水河洗他的耳朵。
阮籍身為竹林七賢,曾公開表示,禮法豈為我輩訂。與他同為竹林七賢的嵇康更為直率,一生鄙棄做官,鐘會來拜訪他時,他一直在樹下鍛鐵,最終惹怒鐘會,使得鐘會在呂氏兄弟案中借機殺掉了他。臨刑時,嵇康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廣陵散于今絕矣!”
而劉伶,嗜酒放縱,喝醉了喜歡在屋中脫衣,有人取笑他,他還理直氣壯: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怎么跑我褲子里來了?他常乘鹿車,攜一壺酒,讓仆人跟著他,告訴仆人:醉后何妨死便埋。敦誠在《挽曹雪芹》中也曾經(jīng)寫過: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插葬劉伶。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都是蔑視世俗,敢于表達內(nèi)心真實想法,向往自由,隨心所欲,狂傲瀟灑,毫不在乎旁人眼光,生活得天真散漫,無拘無束。
回看晴雯,與他們的性格如出一轍,所以曹公對晴雯的評價是“風流靈巧”。脂硯齋也寫道,晴雯為聰明風流所害也。一篇為晴雯寫傳,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風流也。
縱觀晴雯的一生,她風流靈巧,享受了不少風光,但她不肯讓別人同她擁有相同的價值。她隨心所欲,自我中心,但眼界一直在“我”之中跳不出去,從無悲憫之心。她性情高傲,不愿被人作踐,可是卻言辭犀利,不停作踐他人。她不把自己當奴才,卻不允許其他人有著與她同樣的想法。
她可愛、可惜、可悲、又可嘆。
有時,我只期望時光停在大觀園那些瑣碎又倦怠的日子里,看著繚亂的不安,天真的歲月,聽著那些美好女子的竊竊私語。沒有大廈將傾,沒有最終白茫茫真干凈的大地。
而晴雯也不會被逐出去,不會被命運所累,不用寶玉為祭奠她寫下芙蓉女兒誄。 那個世界也容得下一個心比天高、自成風流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