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距離的緣故,每次放假回去的交通方式都是汽車。若是到火車站再回去,便是繞了一大截距離,硬生生多出來一兩百多公里,著實委屈了一顆歸心似箭的心,是要熬不住的。
但這次卻不知怎地,莫名地想坐火車回去。
剛好最近讀到一則道理,曰:饑則食,困則眠,渴則飲,興則歌,累則息。
索性隨性出發,早早買好車票,心安定。
本打算半夜到達之后便找一處酒店歇息,第二日再不疾不徐地回家。
但晶晶知道后狂呼我可與她同住。
這廝霸著豪宅,我大可獨占一角,或橫或豎怎么舒服怎么來。
欣而往之。
聊了一些天,看了一些風景,睡了一會兒覺,兀自醒來,看著車窗外的黑暗中透出的點點燈火,有的如山一樣屹立不動,有的如流星般疾馳而過,聽著自己的心事隨著遠去的城市也逐漸遠去,像被拋諸腦后的回憶,埋葬不被提起;像被不斷拉長的口香糖,最終斷裂在某處。
離開,有時候竟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情。
而到達一座告別后多年未再抵達的舊城,原來也竟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情。
我還以為我會如多年前這般畏懼這小城的夜,現實卻完全沒有,撲面而來的是熟悉的景象和滿滿的安全感:
出了站臺右邊過去是我的大學,前面是廣場,可直通這小城的市區。
許多年過去,它變得更加干凈、文明,在古樸中透著現代化的樣子。
像一棵新冒出的小綠芽,頭頂尖尖,小小的葉子尚且蜷縮著還沒伸展開來,試探著透露出自己的模樣。
曾經那個巨大而擁擠的車站,回頭望卻像個老人般變得矮小了。
我突然很感激這些年的漂泊。
近些年來,我一直不停地在埋怨自己,覺得自己既一無所長,沒有目標,又滿身缺點,腦袋不聰慧,且越發地沒有上進心。
我的自責常常叫我灰心喪氣,自我看低。
但這一刻,我突然感受到這些年漂泊的收獲與意義,突然一點也不為自己當初的決定而后悔。
像一股溫厚的力量突然被發現釋放,緩緩地流遍全身。
人,是一種在見到和經歷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之前的經歷更微小的東西面前,才會自然而然地迸發出自信和安全感的物種。
在比自己強大的事物面前,人最容易產生的情感往往是畏懼和驚嘆。
見過大江大河的人會很淡然地接受一條小溪流;但只見過小溪流的人卻往往會驚嘆于大海的寬廣和大江大河的奔騰。
一只井底之蛙會驚嘆于天空的遼闊,而一只翱翔于天空的老鷹卻只會對井口大的天空不屑一顧。
所以古人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命運就像一條傳輸帶,它不停地被觸碰、然后運轉。
當你的眼睛看過了高樓大廈、山河湖海,當你的雙腳觸碰過高山流水、異國他鄉,當你的心停泊過、驚嘆過、悲傷過、復活過,你已不知不覺地被命運輸送到達另一個高度。
我老師說:最難過的是從前以為自己會功成名就,做得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情,到頭來卻不過是在現實中打滾,最終只成為了一個翻不出五指山的普通人。
這些年的心路歷程被老師一語道破。
老師說這話的時候,面容微笑,語氣柔和,正是一個過來人看著后來者經歷過后再行分享的模樣。
就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擇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