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開卷有益,溫故知新。
? ? ? ?道家可能起源于隱者,孔子周游列國時遇到過一些隱者,他們都是一些個人主義者,還是敗北主義者,這些人離群素居,遁跡山林。可是道家也不是普通的隱者,只圖“避世”而“欲潔其身”,他們中提出思想體系的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楊朱。他的基本觀念是“為我”、“輕物重生”。《韓非子》中其“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
? ? ? ? 道家思想發展分三個階段,楊朱為第一階段,老子大部分為第二階段,莊子大部分為第三階段。 道家的出發點是全生避害。楊朱只知道用避的辦法,到了老子就是揭示宇宙事物變化的規律,達到遵循這種規律去行動的目的。莊子對于避世不是從社會到山林,而是產生了“齊生死、一物我”的理論,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超越現實的世界,像是從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
? ? ? ?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揭示了“反者道之動”的自然規律,也就是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是不是有太極圖的意思?關于社會政治,他提倡寡欲、順德的超越善惡的處事哲學、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 ? ? ?莊子既是老子的理論踐行者,也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理論。《莊子》通過寓言的形式闡述了莊子的理論和體驗。如“逍遙游”揭示了人充分而自由地發揮自然本性時是幸福的,總結了順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順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惡的根源。這里的天指自然,人指人為。政治上和老子一樣提倡不治而治,社會哲學也是無為而無不為。以上的目的是得到幸福,但得到的幸福是相對的,莊子理論所指的一個方向是如果對世界萬物的理解達到“以理化情”的境界,就是認識達到了,他就會達到絕對的幸福,還有一個方向就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看待問題,站在“道”的制高點,就可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做真正獨立的人,所以這樣的幸福是絕對的。莊子的方法論是“不知之知”,就是通過超越,忘記事物的區別,這種方法為“棄知”。
? ? ? ?以上是老莊思想的形成,《老子》又稱《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哲學著作。核心是對“道”的闡述,這里的道是邏輯的概念,不是宇宙發生論的概念。道是無名之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莊的思想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擁有這些思想,為人會很豁達、寬容、淡泊,結合老子的辯證法,無疑會使人聰慧,最終成就自己幸福的人生。歡迎關注jsl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