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房企工作的時候,我每周都需要做一個統計表。
這個統計表其實很簡單,就是我手上會拿到每個銷售的每一筆業績的總的EXCEL表,我需要把每個人的業績總量統計出來。
所以,整個工作無非是先按銷售名字排序,再把同一個銷售的業績量相加。10個銷售加10次就完成了。
公司之前每一個統計都是這么做的,只需要10分鐘左右,其實沒什么技術含量。
我在做第二次統計表的時候,就主動加班了,而且加班到晚上非常晚。
同事因為在等我回家,所以一直在一旁抱怨我怎么這么沒有效率。
如果老板在旁邊,一定會瘋,這點事做這么久。
那我實際上在忙什么呢?
我是在想,現在只有20個銷售,如果以后有100個銷售怎么辦?我拉個表手動加100次么?
于是我一直在研究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最后加班很久的結果就是,我掌握了EXCEL的sumif函數,以后再做統計表,只需要一個函數就可以解決所有,不再需要分別加多次。
(在微信公眾號:舸揚(live_geyang)中回復“ sumif ”或是“銷售統計”就能得到詳細方法。)
所以,在出這個成果之前,其他人真的很難理解你為什么加班,你也很難和其他人解釋。所謂“沒有效率”的指責,完全是種誤解。
又有一次,我們團隊做一個課題。
課題中需要畫大量的統計圖。
統計圖在EXCEL中極易生成,選中目標數據,再點幾下鼠標的事情。
但因為要做的統計圖比較多,每個圖都點點點也是件繁瑣的事情。
于是,我又開始了我的無效率之旅。
第一幅圖我花了2天才算是基本做好,團隊都以為我在“磨洋工”,頗有些埋怨的意味。
實際上,我在研究用R語言的代碼做圖。
代碼的學習、調式、美化,是要花很多時間。
但基本掌握之后,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用同一個代碼,批量做大量的圖就是一秒鐘的事。
(需要具體方法的,可以在公眾號:舸揚(live_geyang)留言)
不管是加班學習新的EXCEL函數,還是學習R語言,這些事情都看似花了很多額外的時間和精力,顯然都不是當下最“有效率”的選擇,但最終證明這些選擇達到了比較不錯的結果。
并且,這世界上大部分事情的選擇判斷的最終反饋比這要長得多。
“效率就是生命”這句口號,在現在,其實是個偽命題。
在這快餐時代,浮躁才是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崇尚捷徑變成了最遠的彎路。
我之前一個學生家長跑來問我,兒子在你這培訓一周,英語考試可以漲多少分呢?
我一個室友,大學四年都是打游戲度過,要找工作了,去網上花錢買《3天做一份漂亮的簡歷》。
這世上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但這個正在積累的過程中,往往并看不到結果。因為看不到結果,就不存在效率。
你若是強求效率,太過急求一個結果,往往最終適得其反。
不是陷于尋找《九陰真經》而不得的無限虛耗中,就是陷入頻繁的自我否定中無法自拔。
人生不是打游戲,不是你殺一個怪就確定了金幣增加10,經驗增加100。
也看不到還差多少經驗你就能升級。
你的生活不會給你所有的努力都給個即時反饋。
但沒有反饋真的不代表沒有效果。
所以,請你放慢一點腳步,給自己點時間。
主動選擇那條看似最遠的路,是種智慧。
能找到你自己內心深處最想要的目標,是種幸福。
但請你不要因為這幸福遲遲開不出花,選擇放棄。
如果說我們對自己有沒有效率至少還能門兒清,對別人有沒有效率的判斷,完全就是出于一種病態的臆想。
這種臆斷,除了小事,最可怕在于人生選擇。
我有一個朋友,剛畢業就出來開淘寶店,代理物流。
一直都很辛苦,初期賺的錢也不太多。
他說他最怕的就是過年回家。
一屋子親戚坐下來把晚輩挨個評論一遍。
別的哥哥姐姐不是醫生,就是在某些大公司。
就他,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
所有人都教育他,連父母也開始著急,要他找工作。
他的叔叔翹著二郎腿,問他考公務員的時間要到了,準備的怎么樣。
他當然是搪塞過去。
叔叔說道:“你做事有點效率行不?我這還不是為你好!”
于是他有幾年過年都沒回家,有一段時間經常找我喝酒訴苦。
一個大男人淚流滿面,一度想到放棄。
直到去年,開著自己賺錢買的寶馬回去。
那個叔叔再沒說什么,還給他點煙。
人們總喜歡伸著脖子看一個人做出的結果。
而并不關心,也無從得知他為之付出的長時間的努力。
有些人的堅持為什么可貴,因為要熬過其他人“你有點效率好么”這種指責。
請給自己一點時間之外,也給其他人一點時間。
人生之路總是很長,我們聽過太多反轉的故事。
一個人永無法知道另一個人的完整心路歷程。
用一個標準去比合他人的人生軌跡,是這個世界很多殘忍的根源。
請你,在聽到“你有點效率好么”時
不要害怕。
請你,想說出“你有點效率好么”時
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