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出自臧克家紀念魯迅先生的《有的人》,對于這句名言并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很多人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是又有很多人過著“雖生猶死”的生活,如果用四個字概括我近一年來的生活狀態——“行尸走肉”。
有人說新一代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被安排”的時代,我充分贊同這句話,因為從小的我被國家安排上學,畢業后被社會普遍的求安穩工作而安排,去年的6月9日是我領畢業證的日子,學歷并不高,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專學歷,在學制改革的今天研究生都已經不算作什么,我作為一個炮灰,能有一份湊活的工作讓我不再依靠家里的救濟就很不錯了,我運氣還不錯,真找到一份看起來很體面的工作,算是IT領域,每個月拿著幾千大洋,各種假期都充足,各種壓力都沒有,不知不覺的過了一年。在外界看來我作為一個炮灰畢業生有這種工作待遇很不錯,不過如飲水者,冷暖自知!
有時候我會產生一種錯覺,我們的所有選擇好像都是被安排的結果,畢業后一定要工作,工作后一定要選穩定的工作,有了穩定工作還要看看是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了體面的工作還要看公司待遇,同等條件下還要看公司的知名度和在公司的發展潛力,人作為一個主體動物只有被生活選擇而沒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我這一年過的就是被選擇的生活。
作為一個年輕人在剛剛進入工作的時候肯定都是熱血沸騰爆發型的,包括如果一個人剛剛換到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肯定有一種想和之前生活隔開的意識,戒掉自己之前的壞毛病,培養各種良好趣味,同樣我在更換一個新環境的時候也是有這樣的覺悟,試著把一切都變好,時間長了惰性復發,仍舊過著和以前一樣那樣糟糕透頂的生活,滿足于暫時的自由,過著最虛偽的生活任憑時光在眼前流逝而無動于衷。
這就是我現在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對于暫時的我在物質還有精神需求只要滿足一個“玩”就好,在外人看來有個相對“高大上”的崗位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情,時間長了這樣看似“安逸”的生活會使人產生一種錯覺,認為以后的生活都是這樣輕松和美好,被暫時的繁榮生活蒙蔽了雙眼,心在迷霧中穿行,終有一天會撞上前面一座看不見的山而支離破碎。
在城市里有多少人在過著和我類似的生活?每天因為生活而生活,如果說那天對某件事有些期望那就是發工資的日子,只要每月能夠按時拿到工資,還了自己信用卡,買了垂涎已久的手機,品嘗了日思夜想的美食,然后繼續等待下個月的工資,如此反復,我們的生命除了生活還是生活,生活固然沒有錯,但如機器般的生活卻不是我想要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被安排,就像被安排上學,被生活。
朋友M大學畢業之后在老家,因為服從家里人的意愿,通過他的努力也如愿以償的進入了體制之內,某天聽M說起他每天的工作,每天去了作為新人端茶倒水打掃衛生自然不必多說,同時還要看領導的眼色,有時候領導一句不經意的話會讓你內心不安,每天工作心很累。其實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自己的想法終究抵不過家里人的意愿,抵不過現實的無情,每天在壓抑中過著他不喜歡的生活,飽受現實烈火的煎熬。
其實有些事情很簡單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給他想復雜了,人活一世,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要生活在別人的目光中,被現實選擇,被自己的惰性給拖???其實你沒那么重要,缺了你生活照樣繼續前行,按照社會慣例生活在別人眼中你就值得被尊崇?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生命很短,生活很簡單,選擇自己想要的,最終為自己的選擇買單,哪怕最后一事無成你也將會是他人眼中的斗士,得到他人的尊重。
我想要的不是一種被生活,被世俗目光安排的生活,而是一種自己選擇的生活,不論結果如何選擇了就是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