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五分鐘,我在讀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他姓曾名參,字子與,是公元前505年魯國人。他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門生,《孝經》就是出自他的手。
這里面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每天我們要認識到自省的重要性,那自省要問自己哪三個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就是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替別人工作,有沒有竭盡全力。要是我們整天都想著自己應該怎么樣偷懶,應付了事,那這就是不忠。
第二呢,就是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情有沒有做到,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守信。人無信而不立,倘若相處的時候,自己答應別人的事情沒有做到。這就是言而無信。
那第三呢,就是我們在老師或者是前輩面前所學習到的做人做事的方法,我們有沒有去進行實踐和印證呢?做人做事不能只在紙上談兵,應當付諸實踐,只有通過自己的感悟才能不斷完善。
所以曾子這一句話,也幫我們指明指了一條明路,無論是做事,做人,還是做學問,我們每天都要進行反省。因為自我反省就是一種從認識到實踐,然后在實踐當中涉取經驗。然后幫助我們提高認知和修正我們的行為的過程。
如果我們不善于去反省的話,可能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很多次。那么這就讓我想到了我的情緒管理的問題,當情緒非常的不好,我也要去面對它。
那如何去面對呢,首先第一步是我們不是要懺悔不是要有罪過的這種感覺。因為反思他真正是找出自身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將我們的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所以當我即使有不愉快的事情,我能夠做到很坦然地去接納它,去面對它,今天這個事情我為何生氣了,我生氣的原因是什么。我能夠怎么樣面對下一次呢?這樣才真正叫去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這樣才能讓我成為一個越來越自律,擁有自律精神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