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遇到這一本書,我拿起它是因為它的名字,我想看看質數怎樣孤獨。
當我看到作者簡介的時候,才發現這本獲得意大利最高文學獎書籍的作者是一位粒子物理學博士。
〈雪上天使〉:愛麗絲這個小女孩不想滑雪,在滑雪的時候出了一場事故,倒在了無人的雪地里。
〈阿基米德定律〉:寫的才不是阿基米德定律,有一對雙胞胎兄妹,哥哥馬蒂亞很聰明,近乎天才一般,而妹妹米凱拉卻天生腦部不足,到處惹笑話。最后在去同學生日聚會路上的時候,他把妹妹留公園,回來卻找不到人影。
〈皮膚之上皮表以下〉: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女生想要紋身,吃飯總是會偷偷扔掉許多,走路會一瘸一拐,她在學校被別的女生欺負;還有一個名叫馬蒂亞的男孩,手臂上有著很多傷疤,只和同桌說話,學習都是幾乎滿分有一天卻用刀劃傷自己,內心總是有什么深深隱藏;由于某種原因,愛麗絲和馬蒂亞相遇相識……
〈另一個房間〉:愛麗絲與馬蒂亞在一個房間里,愛麗絲穿上母親的舊婚紗,馬蒂亞很不情愿穿上了愛麗絲父親的禮服。愛麗絲喜歡拍照,他們在鏡子前拍了一張相片。當他服從愛麗絲的意愿抱起愛麗絲出去的時候刮破了那件舊婚紗。
〈在水中浮沉〉:馬蒂亞在大學同樣出色,以優異的成績和一篇完美的論文取得了博士學位。愛麗絲很傷心沒有接到畢業典禮的邀請,此后好久沒有互相聯系。北歐一個名校發來邀請,邀請馬蒂亞去任職。與此同時,愛麗絲因為生氣而說自己喜歡上了一個剛認識不久的醫生。
〈對焦〉:愛麗絲去學習了攝影,有一天她發現有個女同學舉辦婚禮,她去拍照,好像一切那么美好。最后回去的時候,她在陽光下拉出了膠卷。
〈后來的事〉:馬蒂亞在北歐的日子一如既往,授課與研究數學寫論文,期間也通過伙伴刻意推動認識了一位喜歡他的女士。
愛麗絲的生活越來越糟糕,終于有一天法里奧離開了她。她有一天遇到了一個人,好像米凱拉,她給馬蒂亞寫了一封信。
馬蒂亞回來了,愛麗絲發現一切好像都是錯的,馬蒂亞再也不會回到自己身邊。
馬蒂亞再次返回北歐,愛麗絲到了那個公園那條河邊。
就這樣結束了,其實我多么想馬蒂亞和愛麗絲可以在一起呀。可是終究了一廂情愿罷了,究竟是流年把人誤,還是自己誤了流年?書中說:選擇只是短短幾秒鐘的事,然后用余下的時間來還債。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質數,努力尋找自己的孿生質數。這本書的頁碼也全部都是質數,但是書中的質數才是真正讓人感受到孤獨,無論是馬蒂亞還是愛麗絲亦或是別的某個人。孤獨到沉悶,沉悶到壓抑,雖然還不至于讓人難以呼吸。每當這時,總是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也是一個質數,一個孤獨的質數,幾個人可以說自己不是質數呢。人生那么長,懂你的人有幾個呢。
“哪種比較孤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誰也不愛,還是心里始終愛在一個人,卻始終無法向愛靠近?”我想,馬蒂亞和愛麗絲屬于后者。
兩個孤獨的人,也許他倆就是那最接近卻永遠無法在一起的質數,不然著結局為何如此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