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參加#未完待續(xù),就要表白#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nèi)容為原創(chuàng),且未在其他平臺發(fā)表過。
初到大學的那年,我所在的校區(qū)很小,食堂也很小。兩層樓常常要裝下三個學院的人數(shù)來吃飯,擁擠甚至排隊吃飯。所以食堂一到飯點忙的不行,總是招學生工,管飯不說,而且有錢發(fā),雖然很少也足夠我這個“新手”忍不住誘惑了。
通過一番努力,我進去了食堂后廚幫工。窗口是賣麻辣燙的,說是叫麻辣燙,其實不然。麻辣燙的菜料,配上面條或者其他面食,從中午到晚上九點多,是整個食堂最后關(guān)窗口的幾個。
秋冬天去吃麻辣燙的人很多,常能見小窗口里的白氣,細看,都是阿姨再給一碗碗麻辣燙斟雞湯。雞湯冒著點點油光,偶爾會加一點碎塊的煮熟的雞肉,看不出來。鹽糖香料芝麻醬放的很足,熱騰騰的,上桌前還會問:“要不要辣椒,小伙子(姑娘)?”辣椒這東西有人恨有人愛,愛的人聞見就似乎過足了食物的癮,不愛的人吃一口都覺得別扭,是得問清楚。
在學校食堂吃飯,最糾結(jié)的莫過于今天去幾樓吃,而是選擇困難癥犯的時候總要思考上大段的時間,然后兩個人干瞪眼誰也不肯先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說和女朋友一塊去吃飯,總是要糾結(jié)半天,到底吃那個成了一大問題;再比如七八個好友一塊出去,上到頂樓卻發(fā)現(xiàn)不如去樓下吃這種尷尬的事情,常有發(fā)生。
到我這就沒有這種問題了,特別是當知道我在食堂勤工儉學的時候,朋友們常常前來光顧。
“今天吃什么呢?”
“哎呀,糾結(jié)什么呢,二樓麻辣燙去,加面,餓死我了。”
加面是因為阿姨照顧經(jīng)常來光顧的我的朋友,每人多加一份面條。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直到后來我離開食堂的工作,也常常加面。不提這個。
我不喜辣,易上火,但是無辣又沒有味道。所以剛吃麻辣燙的時候,經(jīng)常吃的很少。叔看我不喜歡吃辣,又不知我胃口,常常就直接讓我自己調(diào)味。
“芝麻醬會不會放多了啊?”
“沒事,隨便當,好吃就行。”
“啊,這個我料是不是放多了,不會很難吃吧。”
“難吃再做一份去,不就行啦,哈哈。”
雞湯配芝麻醬吃多了,就想著換換味道。旁邊就有買蓋澆飯的大叔,他是主廚,炒菜功夫特別厲害。我常常幾樣菜配著吃,紅燒豆腐,魚香肉絲,酸辣白菜土豆絲,爆炒香魚。口味很多,香的辣的,甜的,都是現(xiàn)做。
由于旁邊賣蓋澆飯的大叔常常換著口味來吃麻辣燙,總是我給他做,再加上經(jīng)常見面,就聊了很多。特別有次中午人多,吃飯稍晚,麻辣燙賣完了,大叔拉著我神神秘秘的,竟然打算給我做面條吃。小爐子煤氣罩生火,鐵鍋架起來,一邊切西紅柿,嚓嚓嚓的放進碗里,一邊烹油。我?guī)退蛩殡u蛋,他三下五除二的倒進鍋里,手藝很機械,但看得出做了很多次,西紅柿倒進去,出汁金黃配鮮紅,再加一點水,放進去面條煮著。
我看著愣了一愣,不就是家里做的面條么。大叔沒閑著,找了把青菜,嫩嫩的,也不知道從哪拿的,切的青白分明,面條煮好前放了進去。
一會兒出鍋,他先給我撈了一碗,然后他就著鍋吃。
“嘗嘗,看看味道合適不合適。”
“嗯嗯,還可以啊大叔,味道剛剛好。”
“嘿,味道好就行了。”
“不過我以為你要給我做什么特殊的呢。”
“家里的味道就是最特殊的。還不滿足啊。”
幫工一般是飯點過去。大一的時候課多,我又參加了很多活動,常常幫工完來不及吃飯就得接著上課。我性格倔強,常常不想虧欠阿姨,再說加上少個人在飯點幫忙,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有好多次吃飯都是很應(yīng)付。阿姨心疼我,非叫我晚上過去吃,于是我忙的時候,晚上一下課先不回宿舍,先跑去食堂大開殺戒。
前面說過,食堂很小,加上飯點人很多,晚上九點多還能去吃飯的只有二樓的幾個小窗口,而一樓早就關(guān)門了,唯有二樓阿姨的窗口,還亮著燈光。
我一路小跑過去,繞過盤旋的階梯,記憶力昏黃的燈光還亮著。我選好菜,阿姨很興奮的一邊給我做,一邊跟我聊著今天食堂窗口刷了多少錢,叔則在一旁笑著不說話,看著鍋里的菜,等著給我加料。
“今天收成很不錯啊。”
“多少啊阿姨?”
“比平時多一倍哩。”
“嘿嘿,叔,我多要芝麻醬,不要辣椒。”
“你叔記著呢!他要敢忘了,我讓他給你再做一份去!”
“哈哈,行!”
除了正常吃飯,也有加餐。有次阿姨從外面帶了一大塊牛肉,神神秘秘的晚上讓我一定過來。她讓隔壁賣蓋澆飯的大叔,親自過來炒,給我們燒菜。
“嘿,爆炒牛肉!”
“嘿,紅燒牛肉和牛肉丸!”
一晚上吃了頓牛肉宴席,味道好極了,那天過足了牛肉癮。
在食堂后廚吃飯,也有不舒服的地方,就是經(jīng)常不能和室友一塊吃飯,他們最多過來看我下。尤其是外出吃飯的時候,吃的特別有意思的地方菜,我總是沒時間過去。
我所在的洛陽,有一種叫牛肉湯和羊肉湯的,是我以前所在的小城從來沒有的。一般學校做的味道并不是那么好,也不地道,幾片新鮮牛羊肉,和湯汁,里面有嫩滑的粉條和白白的豆腐皮等,再配上切好的稍微油炸過的餅絲,吃著味道和羊肉泡饃是一種感覺。
似乎有些不正宗。所以為了吃到正宗的羊肉湯,室友他們幾個決定外出尋找,結(jié)果還真找到了一家老店鋪,只賣羊肉湯的,有餅絲和專業(yè)的吃法,工序復(fù)雜不說,肉更嫩,而且湯也濃,味道很獨特。
吃完幾個人跟我炫耀。起初我并不在意,但是不知道怎么了,那天和食堂阿姨說了起來。我以為我就是發(fā)發(fā)牢騷,阿姨卻很上心,趁著周末,告訴我早上過來吃羊肉湯。
“咱們這不是早上不做飯么,我過來這不是給您添亂么。”
“讓你來就來,明早喝羊肉湯嘞,一定給我過來啊,你又不上課。”
“好好好,一定過來。”
作為地地道道的洛陽人,阿姨專門大清早跑超市,買了新鮮的羊肉。結(jié)果就是那天早上,吃了大塊的羊肉,一個人獨享。我發(fā)了個朋友圈,室友們看到了一個比一個眼紅。
“你這叫羊肉湯?那么多羊肉!!”
“阿姨給我做的,那沒辦法啊,我也不想這么多羊肉啊(攤手)”
“行行行,你就嘚瑟吧,得了便宜還賣乖,哇看著你的就好吃。唉。”
“哈哈,羨慕吧凡人。”
干了大概大半年,因為家里有事,我需要回家,在學校給輔導(dǎo)員請了一個月的長假后。我沒有辦法,提出了離開。阿姨和叔大概知道我家里的情況,都沒多說什么,加上我匆匆告別后,就離開了。
等我再回來的時候,學校的條件大改,我們這一批人需要搬離,前往新校區(qū)。那里更大更好,有著更好的食堂但是那卻和我很遙遠了。
來到了新校區(qū),開始的新生活一度讓我很不習慣,我常常去訂外賣,不再跑去食堂,一是遠,二是我還是太懷念曾經(jīng),舍不得以前。
朋友見我天天不正經(jīng)吃飯,便開導(dǎo)我,新校區(qū)要有新氣象,走吧,食堂吃飯去,我知道那邊有很好吃的,我?guī)氵^去,保準味道棒極了。
耐不住性子,便跟了過去,三樓到二樓,再到一樓,食堂轉(zhuǎn)了一遍,不知道吃什么。我問朋友,這邊有麻辣燙沒,咱們吃麻辣燙去吧。
朋友說,二樓那邊就有,那咱們過去吧。
還是在角落,熱騰騰的白氣冒著,挑好了菜準備結(jié)賬,便聽見熟悉的聲音。
“哎,回來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