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古語有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古時叫探春,尋春,四月清明,到處生機勃勃,在這個春暖花開,滿眼繁華的日子,既有祭奠祖先,追思懷遠,更有對于生活的憧憬與希望。
? ? ?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恰逢料峭春寒,陰冷多雨,一如此刻的心情,綿延悠長,千絲萬縷,難以割舍。
? ? ? ? 最難割舍是我的奶奶,對她老人家的思念語不能及。奶奶離世已20有年,但是她走路的樣子,她對兒女子孫的疼愛,她的善良賢惠,至今說來仍然令人唏噓不已!每到冬天,總會想起奶奶家那熱乎的土炕,那是悠悠歲月留下的難忘回憶。過去,村里人家做飯燉菜大都用屋里的大鍋臺,而大鍋臺連著的還有一方土炕,也稱鍋連灶。天冷的時候,坐在火炕上,熱熱乎乎,飯就從那鍋連灶的窗口遞進來,床都不下,填飽饑腸轆轆的肚子。還有土炕頂總是掛著一個“籠”,奶奶總是拿出姑姑們來時給她而她不舍得吃的好吃的,喂飽一個個小饞貓。小時候跟她說:”等我以后賺錢了,你就跟著我享福了。”當時信口許下的諾言一個都沒有實現,等到我有那個能力讓她享福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是謂“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世間最大的悲哀和無可奈何!最不能聽我媽說:“你奶要是活著,啥福享不了,吃的、喝的,啥能沒有?”,如今,就是一塊糕、一顆糖,也是不能了。
? ? ? ? 還有我的父親,意外離世,走的太急,不曾留下只言片語,心茫茫然,痛的不能自己。清晰記得,村里人總說:“這小伙子有頭腦”父親也確實精明能干,總記得,盛夏時節,家里那臺大彩電,就搬到了院子里,四舍鄰居圍席而坐,閑話家常,電視里播放著百看不厭的《新白娘子傳奇》;小時候,擁有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這在當時是稀罕東西,在小伙伴們的簇擁下、扶持下,最后,大家都學會了騎自行車。一日,在鄉野路邊騎車時,由于過于興奮,連人帶車掉進了路邊的坑里,腿受傷了,車子也壞了。?
? ? ? ? 所謂“天有不測,人有福禍”。后來聽村里人說,父親當晚回家,車后座還躺著的兩個大西瓜,淚潸潸然,誰買的西瓜,給誰買的西瓜,再也不能一起吃了,再也沒人在半夜起來,替你整理被角……
? ? ?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總是相信,所有逝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如今,生活如意、萬事順遂,我們好好活著,就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告慰。
? ? ? ? 今年的清明又和往年不同,從寒冬,到春天,多少人用生命守護生命,多少人為家國舍生忘死,多少人留在了2020的冬春之際,再也不能回來,每一個冰冷的數字背后都是一個不能言說的故事,也讓我們多了一份對生命的理解、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珍愛。特殊時期,就以簡單的文字寄托我的哀思吧,惟愿你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 ? ?
? ? ? ? 愿花饗逝者、春暖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