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次飯局上,領導說沒有把握的事情他從來不做,這次沒想到有件沒把握的事兒居然做了,還做成了。因為這件事情我也有參與,但我屬于另外一種不同的狀態,因是主辦人,始終抱著必勝的決心往前沖,只是沒想到那么波折,以至于最后成功時無比平靜,無喜無悲。
?現在回頭看,只嘆自己無知者無畏,如果起初知道有那么多困難,要承受那么大的壓力,也許就不會開始這件事情。
那么沒有把握的事情我們到底要不要做呢? 這個涉及到我們做事的標準問題,如果事前判斷事情沒把握,放棄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將精力放在有把握的事情上,更有效率。但是我覺得判斷事情是否要做的標準不應是我們是否有把握,而是是否該去做,如果是一件該做的事,不管把握大不大,均應先行動,行動中尋找解決方案,想方設法調動所有的資源,成功也不是沒可能。
個人比較認同《秘密》這本書中的觀點,心想事成,堅定要做成某件事的信念,吸引所有能量幫助自己實現,就一定能實現。
所以,堅定信心,不輕言放棄,一定終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