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篇文章,當我們進入startLoader方法中,看到最后有這樣一行代碼
sWorker.post(mLoaderTask);
第一想法是開啟了子線程,要執行耗時操作,想想也對加載數據當然是耗時操作要開啟子線程。但是別急者去看runnable中的邏輯,先來看看sWorker這個Handler吧。
private static final Handler sWorker = new Handler(sWorkerThread.getLooper());
平時我們創建Handler對象就直接new一個了,為什么這個構造要傳入一個參數呢,獲取的是一個Looper,那這個Looper是哪個線程的Looper呢?再來看看sWorkerThread對象。
private static final HandlerThread sWorkerThread = new HandlerThread("launcher-loader");
是一個HandlerThread的類,看HandlerThread的源碼是一個Thread的子類,好先到這里,下一篇在具體說說Launcher中我們可以學習的一些設計方式,現在我們只要知道Handler執行了post方法,因為你對應Handler的Looper是在子線程中創建的,所以代碼要在子線程中執行post方法參數中Runnable類中的run方法的邏輯。
進入的LoaderTask這個內部類中,直接找到run方法:這其中比較重要的兩行代碼如下
....
isUpgrade = loadAndBindWorkspace();
...
loadAndBindAllApps();
第一行代碼是用來加載和顯示手機Launcher桌面上的數據,第二行代碼是用來加載Launcher中應用菜單列表中的所有的APP數據。這里說的的是原生的安卓應用(模擬器上的Android系統就是原生的),想小米改過的系統就只有一級桌面了,沒有了中間的應用菜單列表按鈕。先看第一個方法
private boolean loadAndBindWorkspace() {
...
isUpgradePath = loadWorkspace();
....
//第一個參數是負數,表示需要對所有的桌面頁進行刷新。如果正數或者0,表示對指定頁面進行刷新。
//第二個參數表示是否需要清理桌面的重復數據。
bindWorkspace(-1, isUpgradePath);
....
}
這個方法中最重要的是這兩行代碼,第一行,看方法名就知道它是用來加載數據的,第二行是用來講數據綁定到控件上顯示出來的。
loadWorkSpace()當中的邏輯比較多了,在這里就不貼代碼了,它主要是從數據庫中獲取到對應的字段,通過集合傳遞到bindWorkspace方法中,然后bindWorkspace方法通過回調接口,將數據傳遞到Launcher中完成數據和控件的綁定來實現數據的展示。
private void loadAndBindAllApps() {
....
loadAllApps();
....
onlyBindAllApps();
}
同理對于加載應用菜單列表中的應用來說,也是先加載然后綁定這樣的邏輯,但是和加載桌面數據不同的是在loadAllApps()方法中沒有通過數據庫來加載,使用的是PackageManager來獲取手機中的所有應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我的講解中使用的是Android4.4的Launcher源碼來說,在Android5.0中加入了多賬戶的機制之后,這里就不是使用的PackageManager來實現獲取所有應用了,5.0之后就是獲取的登錄賬戶的所有應用)。然后onlyBindAllApps()方法就和上面一樣了,拿到數據調用回調接口,將數據傳遞到Launcher中,展示數據。
這就是基本的Launcher的加載邏輯,這里值得要提一下的是,如果想要屏蔽掉應用菜單列表,把所有的應用都加載到桌面上,Google在系統中提供了一個開關,在Hotseat.java這個類中的resetLayout()中有一個if判斷,當這個if判斷是true的時候就是顯示應用菜單按鈕,false就是顯示應用菜單按鈕。
下一篇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Launcher中有哪些很好的邏輯實現可以學習的。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我會把一些生活的感想和投資方面的總結寫到公眾號,希望你能來和我一起交流技術之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