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簡書《健康&養生》專題征文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
很多人都喜歡聽一句話,不管高矮胖瘦,健康就好。但其實,肥胖和消瘦都是病,得治。
一年前的我,體重達到了自高考體檢至今六年來的最低點,跟去年股市斷崖式大跌剛好處于同個歷史時期,直接跌破了九十斤,對于一個男生來說,沒有達到三位數已經讓人很難接受了。這意味著不僅增肥無望,還把大三期間健身的底子給掏空了。
我不得不認真對待體重這件事情,除了一直以來存在并困擾我的腸胃問題,為何心情的起伏也會加劇體重的下跌。通過網絡資料和圖書館的醫學書籍,我了解到確實有一些胃腸疾病是跟個人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變化有很大關系。
按照現代醫學的分類,胃腸方面的疾病可分為器質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器質性疾病在醫學檢驗上可以發現明顯的癥狀和胃腸道的性狀異常,根據這些異常即可對癥或對因治療。但對于功能性疾病,卻讓很多醫生和病人束手無策,因為一般患者的胃腸跟正常人無異,但是胃腸功能卻出現異常,而且病情反反復復,嚴重的時候很影響個人的生活質量。
經過我自己的反復查證以及后來的醫生診斷,我得的就是一種叫做腸易激綜合征的功能性疾病。具體表現是:
1、胃腸比較敏感,吃太油、太辣、冷飲都容易拉肚子
2、早晨容易腹痛,便后緩解
3、排便不規律,有時一天兩三次
4、體重較輕,營養不良
5、以上癥狀存在半年以上,并且近三個月持續性發作
其實對于前面的這幾條,有一些已經出現了不止半年,最開始是早晨容易腹痛想上廁所,但由于自己以前不夠重視,反正上完廁所腹痛就緩解了,也不影響正常生活,所以我一直以為是自己的身體不夠強壯,早晨肚子容易著涼而已。但后來情況似乎有加重的趨勢,有時發作起來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
我高中那會兒住在學校里,所以在病情加重時,我就去了校醫室看校醫。當時的我有點自尊心作祟,覺得跟醫生說自己的肚子容易著涼很沒面子,所以就只跟醫生說最近拉肚子。后來想想,醫生之所以只給我開了一些調理腸胃的中成藥,是因為我的病情不是急性腹瀉不是很不嚴重,再加上我表述癥狀又不準確甚至有意隱瞞,所以導致醫生無法做出明確的診斷,這里奉勸各位一定不能諱疾忌醫,更不能隱瞞病情,不然苦頭還得自己吃。
后來這個胃腸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病情時好時壞反反復復。有時候發作期加重了我就吃點整腸丸,緩解期也跟常人一樣,倒也不算很嚴重,但就是擺脫不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我大學畢業前依然存在,那時面臨著畢業課題的完成情況、畢業找工作的迷茫期以及個人感情上出現的危機,讓我本來就比較瘦弱的身體更加地雪上加霜,所以現在看看畢業時候的照片,整個人的臉都瘦得跟猴兒似的。
再后來,雖說順利畢了業,找的工作不算太差,但與個人價值觀不符而選擇了跳槽,拼命去維護的感情也終于有了一個了斷,可想而知那段時間的心理壓力與情緒波動之大,對于一個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人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本來就嬌氣的腸胃,因為情緒不佳而吃不下飯,以及腹痛加劇拉肚子。
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體重與股市齊跌、心情和股民共鳴的故事情節,看到這里我也想重新回顧一下,自己是如何熬過這黑色的一段歲月。我想這也是給同為腸易激綜合征所累的朋友或者有其它胃腸疾病的人一些有借鑒意義的建議。
我希望大家要記住一句話:知識不僅可以改變命運,還能改變體型和氣質。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一般出現這種連醫生都素手無策的功能性疾病,更多的是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讓自己身體保持最佳狀態的生活方式,而正確的營養干預、運動干預以及心理調節都需要理論知識與自身實踐相結合。具體都有哪些建議,且聽我一一道來。
1、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
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充分去了解自身,通過閱讀一些靠譜的醫學書籍,學會用醫學的角度來評價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果懷疑自己某個方面有出現問題,可以請教醫學專業人士。
我就是通過了解了胃腸方面的幾大疾病的發病特點以及癥狀,然后對比自身的情況,先做了預判。當然了,我本身是讀了生物制藥專業,算是醫學相關專業了,我也咨詢了我一個讀臨床醫學的朋友,也掛過消化內科的號看過內科醫生。這個階段個人的醫學常識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好與醫生交流,但不是讓我們去跟醫生抬杠或者質疑他們的專業水平。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點醫學的東西,就覺得很了解醫學了,這里我強調的只是可提高與醫學專業人士的溝通效率。
2、要知道現代醫學也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
雖說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但人體的復雜程度在很多方面還遠超過人類的認知水平,導致很多疾病依然無法治愈,就拿我前文說的,有些疾病會造成身體機能上出現異常但卻檢查不出問題,常規的治療藥物無法根治甚至緩解癥狀。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因復雜需要終身服藥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到現在也沒能很好地根治。
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現代醫學仍然存在著很大局限性,西方有句描述醫生職責的一句話: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時治愈、常常緩解、總是安慰。)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鬧事件,除了媒體的煽風點火,我想最令人寒心的就是醫學常識的缺失以及人性的貪婪。有些人單純地把醫院作為一個消費場所,認為付了錢就得看好病,如果不小心掛了就追究醫院的責任鬧事索賠,我想這就是醫鬧頻發的一大原因吧,至于醫院方的醫療事故也是原因之一,還有廣受詬病的醫療體制問題,這些我就不多講了,因為很多矛盾錯綜復雜,一時難以解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怎么樣才能獨善其身?請耐心地往下看。
3、做好個人的健康管理
現代的健康管理理念產生于歐美,它強調的是預防重于治療。如果論其本質,中國的傳統醫學其實老早就有這個“治未病”的養生之道了。健康管理最重要的三點就是前文已經提過的營養干預、運動干預和心理調節。
我之所以接觸健康管理知識,一方面是為了改善自己的體質,另一方面也覺得這是職業發展的方向選擇之一。所以我在2016年的上半年開始準備健康管理師國家三級證書的考試,邊進行理論學習邊親身實踐。
3.1 營養干預
首先,要知道吃得健康與否,那我們就得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的飲食,這里隆重推薦一本書,是中國營養學會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般十年會出一個新版本,今年剛好有更新的科普版,是一本適合非專業人士閱讀的權威書籍。
我的營養干預就是從健康管理與膳食指南中所提倡的健康飲食開始的。
因為現代人基本不存在能量匱乏的情況,反而是吃得太過精細、熱量太高導致的營養不均衡。我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給大家劃幾個重點:(1)用一部分粗雜糧代替大米或饅頭等精細主食;(2)每天的食物種類盡量多樣化;(3)多吃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雞鴨魚、瘦肉等,少吃飽和脂肪高的動物性食品;(4)多吃蔬菜水果和飲水,適量的運動。
這幾點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但估計能夠按照這個要求去做就不多了,我建議各位先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答案都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了,自己去找吧。
我自己是先按照各種營養素的配比,記錄每天的飲食,并通過晚餐自己下廚,補充一天相對欠缺的營養素,通過增加雞蛋和牛奶提高蛋白質的攝入,另外就是午間和晚上吃點堅果類和含糖高的水果如香蕉,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增加每天熱量的攝入值。
3.2 運動干預
采取運動干預前,我們也必須先評估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運動的目的,增肌和減脂在運動方式上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的運動干預除了提高身體機能,更重要的就是增肌了,那么在增加優質蛋白攝入的前提下,我需要采取的是以力量訓練為主的健身方式。因為我在大學期間有過半年的健身,但說實話那時候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自己沒有學習健身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是請不起私教,所以就跟另一位童鞋瞎練唄。
但好歹也算練過吧,而且健身房里的器械都有大致的說明,在肌肉群刺激的針對性上也比較明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動作不到位也不至于會造成運動損傷。我說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假如想健身就必須從學習理論武裝自己,這里我推薦一本還不錯的健身入門書籍給大家——《硬派健身》,在簡書的運動&健身專題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文章。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無論是買器械在家練還是去健身房,最好有個搭檔進行保護和動作糾正,舍得花錢請私教就更好了。剛開始不要上大重量,先保證動作的規范并找到肌肉群的發力感很重要,后面再慢慢循序漸進。每個想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和身材的人,都需要慢慢去摸索適合自身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方式。
3.3 心理調節
迷茫和焦慮是大多年輕人現階段最大的心理障礙了吧。
初入社會的不適應、個人的職業選擇問題、畢業季也即分手季的感情問題,在畢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困擾著我,讓我不知何去何從。 而這些心理上的壓力不但沒能幫助解決問題,反而加重了自身的腸易激綜合征。
后來因不滿領導的管理風格和自身的職業考慮而辭職、個人職業發展再次面臨著十字路口、跟交往了三年的女朋友分手,迷茫焦慮與無奈無力差點擊垮了我。直到了后來學會好好愛自己,逐步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找到一個愿意終身從事的職業方向(健康管理),才終于解脫了自己。有了努力的方向,讓我的生活充實了起來,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焦慮,結合飲食和運動,我的病情終于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這里,我愿有情人能終成眷屬,單身的人也無需著急,趁著年輕就要充實自己、投資自己,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讓內心多一份從容和淡定,我相信一切都不會太晚。總有一天,會像林俊杰的這首歌的歌詞一樣:好好愛自己,就會有人愛你。
但,愛一個人的前提一定是先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愛別人。
篇幅所限,我不想給出太過于具體的建議,因為每個人面臨的問題都不太一樣,別人給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如果自己只做伸手黨并且一味地去尋找捷徑或者民間偏方,這是最不可取的。我希望看完此文的朋友,把本文當做一個大致提綱,忘掉我前面所介紹的各種套路,用自己的真誠去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并找到一種能夠讓身心靈都非常舒服的相處模式。
順便提一句,目前我的腸易激綜合征通過自身調理,已經基本痊愈了。另外,在這個過程中好還有很多意外的收獲,比如通過了健康管理師國家三級證書考試,下半年還將考取公共營養師,理論學習和親身實踐,我的體重已經接近三位數了(因為身高存在先天不足,一米六幾的小個兒只要達到105~115斤,就可以有很好的身材,對此我表示很有信心)。
最后放上我最近在家的健身照片,雖然肌肉線條還不夠好看,但相比之前弱不禁風的樣子,我已經達到很多個小目標了。
希望這次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