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意外的是,呈現給電視觀眾的是,痛仰出場,氣勢磅礴,直接跳到演唱結束,一片唏噓,中間的演唱部分被主辦方或者什么有關部門刪除了。這回歡喜的人變得憂了起來,痛仰里程碑式的演出就這樣被槍斃了;而先前憂的人反而歡喜起來,因為痛仰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唱了這首極具爭議的《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整首歌除了幾句“專制,能夠改變我們什么;教育,能夠改變我們什么”其他歌詞全部剩下一句在嘶喊“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痛仰還是痛仰,是怒目金剛,沒向世界妥協。
當他們唱《生命中最美麗的一天》《為你唱首歌》《美麗新世界》等,展現的是才華,當他們唱《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展現的是態度,在重要的時刻,態度遠遠比才華來的重要,哪怕是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就是我們的痛仰,這就是我們的搖滾,這就是我們的歌唱,這就是我們的態度。2015年圣誕前夕,雖然痛仰演出沒成功,但是對所有痛迷來說,可以一起手拉手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過一個溫暖的圣誕節。而那些剪掉痛仰演唱的人,你們根本不懂搖滾樂,你們根本無法進入搖滾樂的世界,搖滾樂世界的門你們無法找到,連開門的開關都不知道在哪。
人們在害怕著什么,所以剪去刪掉了一場搖滾盛宴,我想用一句卡佛體來問一下“當你們害怕的時候,你們在害怕什么”,你們害怕失去,害怕指責,所以左顧右盼,神經脆弱。那些簡單直白的歌詞,奔放強烈的節奏,充滿力量的歌曲,都成犧牲品。
很多搖滾樂帶給人的是頹廢和狂怒,尤其是地下搖滾樂團,然而痛仰樂隊的歌是積極向上的,而且還悅耳。痛仰的歌曲像一張創口貼,貼住流血的傷口,痛仰的嗓音陽剛的像是一塊尖銳的巖石,可以穿透人心結著的冰塊。
天邊,彩虹,落日,遠方,夢想,杰克·凱魯亞克是痛仰歌詞靈感的來源,聽著這樣的歌,很想在平靜的歲月里,和心愛的人,看天邊落日,看星光明亮,緊握她的手,給她最美麗的笑容,對她唱“每一個天使都熱愛美麗,所以我才懂得你珍貴”。
最初和痛仰聲音的邂逅是在一天黃昏,帶著失落的心情走在空曠的馬路上,電線桿上的廣播傳來痛仰的《公路之歌》,當時聽到的感受是,心情像電線上的鳥,群起而飛翔,聽到跳躍的前奏就想沿著馬路奔跑,“一直往南方開,一直往南方開”,在聽到這句歌詞的幾秒之內,我知道自己還活著,還有夢想,還有眷戀,還有自由,這些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我都擁有,那么我在失意什么,在害怕什么,沒有什么值得我害怕。
在絢麗的晚霞,溫暖的夕陽,輕柔的微風,還有痛仰不可否認的豁達中,不知不覺沉迷……
那一天,開始成為一個痛迷,直到后來的迷戀,直到后來的一發而不可收拾,直到2015年末表演被刪的憤怒。
如今坐在冰涼的寫字樓里,或者瑟縮在陰冷房間的被窩中,聽著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外面的世界還有厚重的霧霾,做著一份只為了錢的工作,討著一份不那么順心如意的生活,心里痛仰所給我的激情還未消散,慶幸自己在閑下來的時光里還能哼幾句“一直往南方開,一直往南方開”,南方讓我想到了艷陽,還讓我想到了一些溫暖的人和事。
經過了那么多年,發現自己的棱角還沒有完全磨平,搖滾是一種永不妥協的精神,感謝痛仰對我信念的支撐,讓我在為生活而工作的同時,還能為活著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