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級考試又開始了,回顧過去兩年的考證之路,有一些收獲。
考試介紹
通信工程師考試分初級、中級和高級,高級需要評,初級和中級設有《通信專業綜合能力》和《通信專業實務》兩個科目,其中中級的《通信專業實務》又分為:傳輸與接入(有線和無線方向)、互聯網技術、動力與環境、交換技術和終端與業務5個專業,一年內考過綜合和實務的一個專業就可以拿證。
2018年失敗經驗
2018年時候,在帶我的師父的建議下,開始備考通信工程師中級。當時做的是交換維護的工作,所以順理成章的報了交換專業。網上買了書和打印了真題,由于交換是個小專業,幾乎找不到資料,于是乎靠自己,但是玩心過重,就只有兩周的下午下班看了一些真題,結局也不太意外,沒過,但是由于是第一年在10月份考試,中午退房退的早,考試前在考場坐著瑟瑟發抖。
下面是失敗的證明。
2019年通過之路
有了2018年的失敗經驗,2019年開始踏實學習,也因為工作內容的變動,換了專業:傳輸與接入(無線方向)。
大概從8月底買了書開始備考。聽了一遍視頻,主要還是靠自學。
綜合是聽的希賽的課程,喜馬拉雅上有語音課程,看不到課件,但是就跟著劃書,把老師講到的重點和難點在書本上畫出來。
初看實務也是有點一頭霧水,剛好群里有人賣往年的視頻,書又沒有改版,于是和同事拼著買了群友的視頻,是紅松教育出的,專門做無線通信的公司。跟著老師把書畫了一遍之后,對整本書的知識架構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就開始按章節學習。通信的基礎知識比較難記,而且容易混淆,就需要對比記憶。比如2G、3G、4G對比著記。個人覺得效果最好的方式是真題和教材相輔相成的學習。由于無線方向是近幾年才分出來的,所以之前很多真題都不具有參考性了,需要自己剔除有線方向的考題。
大概看書2到3遍,重點知識來回記。時間充裕的話能默寫最好,不然就是感覺眼睛會了,手不會。
經過學習,2020年終于不需要去考場瑟瑟發抖啦。
總結
雖然通信工程師中級也不是難度大的考試,但是如果想過的話還是需要學習一下,而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后期的其它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