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妹妹和我聊天,說擔心自己嫁不出去,不知道以后的路該怎么走,好迷茫。我一口老血差點噴到屏幕上,93年的小屁孩急什么啊。她又接著問:“姐姐,你跟我說實話,你就真的不急嗎?”
好吧,我說實話,急過。
兩年前,我在一個遙遠的國家獨自工作了半年,回國后迫不及待地把一眾好姐妹約到一起吃喝玩樂,本以為終于擺脫了孤身一人的寂寞,從此又可以一起歡樂一起浪了。然而,就在聚會當天我得知,叫囂要單一輩子的笑笑找到男朋友,要去對方的城市了;單身三年的小柏,要回老家相親了,半年前失戀的咚咚,竟然要閃婚了。
眼看著周圍的人都有了家,只有自己對著孤影度日,當時公司狀況又極度不景氣,一想到未來,就充滿了恐慌,而這所有的煩惱,都可以被家人和朋友用一句話概括:你該找個人嫁了。
他們動用各種關系,給我安排了很多場相親,我也積極地參與,甚至還主動參加相親活動。不是沒有合適的人,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吃過幾次飯之后,對方誠懇地表達了想正式交往的想法,甚至何時見家長,何時結婚都做了詳盡的規劃,可是我卻突然退縮了,推三阻四幾個回合下來,對方也終于失去耐心,生氣地說:“你到底想怎樣啊,自己來相親又扭扭捏捏,有病么!”
我無言以對,只能落荒而逃,哭著去見咚咚,誰知她哭得比我更兇。我說我好迷茫,好孤獨,她說你以為結婚了就不迷茫,不孤獨了嗎?
咚咚原來有一個相處了5年的男友,雙方家長都見過,相處也很融洽,婚事剛剛提上日程,咚咚就發現男友劈腿了,而且那個女人竟然還是已婚狀態。咚咚受到打擊,一度消沉頹廢,后來偶然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人品條件都挺好,相處幾個月,就匆匆結婚了。
本以為從此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了,卻發現婚姻里的孤獨更讓人絕望。她下班匆匆趕回家,想和他過二人世界,他卻換了衣服直奔球場;她做了一桌他愛吃的菜,抹上口紅等他回家,他卻打來電話說今晚要應酬;她把這個小家當成生命的港灣,心心念念,他卻好像只當這里是旅館,睡個覺就瀟瀟灑灑走出去。
一個急于結婚的女人,和一個后悔閃婚的女人,抱在一起痛哭之后才發現,原來婚姻也沒那么厲害,根本救不了我們。
中國人喜歡把女人結婚,說成是找到了歸宿,仿佛一嫁人,生活就有了依靠,人生目標就得以實現。特別是30歲之后,人生路上的一切不順遂,都容易被他人或自己,歸結為沒結婚造成的,哪怕是事業有成,生活無憂,也會有人用同情地眼光看著你說:“可是你還沒結婚。”
當你經不住內心的恐慌和外界的催促,匆匆踏入一段婚姻,等待著你的也許是深深的失望,婚姻本就不是什么避難所,它產生的問題遠比它能解決的問題多。一個人都過不好,兩個人又能如何精彩。結婚前沒有解決的歷史殘留問題,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去面對,張學友在《情書》里唱過:“等待著別人給幸福的人,往往都過得不怎么幸福。”
咚咚沒有離婚,她意識到本就不是感情有問題,只是她把婚姻看得太重,期待太多。她開始學著像他老公那樣走出去,去學英語, 去健身,去見朋友,去旅游,她不再把婚姻當成生活的全部,婚姻卻越來越有幸福的味道。而我也離開了原來生活的地方,換了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讀書寫字,運動練琴,結識了一群愛好相同的朋友,雖然還是時常覺得孤獨,但已慢慢學會和孤獨相處,和自己對話。
再回頭看當時的自己,覺得相親對象說得沒錯,我就是有病,對自己的狀況不滿意,卻不想著從自身改變,而是把婚姻當成避難所,急于尋找一個拯救自己的圣人,得的就是空虛焦慮,又不思自救的病。
正如劉瑜在《兔子跑什么跑》里所說:“一個人是多么容易把對自己的鄙視誤解為對愛情的需要。愛情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可以遮蔽一個人存在的虛空,愛情的渺小之處在于它只能遮蔽這個虛空而已。對于解決自我的渺小感,愛情只是偽幣。”
而存在于我們心里的這份虛空,終歸只能由自己來填滿。
有句話說得好,能一個人精彩,才能和全世界相愛。琪姐是我在一個線下活動上認識的,雖已年近40,看起來卻很年輕,有著二十歲小女孩的俏皮。她是在35歲的時候,才覓得良人,對方經常出差,一個月有半個月都不在家。
很多人都說,這樣的老公要來有什么用,她卻把婚姻經營地和諧美滿。他回來了,她就安排全家出游,偶爾把孩子交給父母,享受二人世界。他不在的時候,她就和孩子一起上繪畫課,參加親子活動。而且一個月至少有一天,是完全屬于她自己的,打扮漂亮跟閨蜜約會,或者干脆窩在圖書館里,看一整天書。
這得益于她在結婚前的那些年里,就已學會自處。利用年休假,玩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養成了每周運動的習慣,培養了幾個可以自得其樂的愛好。她說過:“一輩子那么長,誰知道別人能陪我們玩多久,還是先學會跟自己玩。”
生活的本質是相同的,單身也好,結婚也好,過得幸福的,都是能跟自己玩的人。當你學會和自己相處,你會發現人生真的有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