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7.15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孔子認為,不能跟鄉巴佬一塊侍奉君主。他們沒有得到時,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去;如果擔心失去的話,就會不擇手段,什么事都敢干。
這是窮苦孩子的悲劇。他們生活在縣以下的鄉下,住在那里的人當然是鄉巴佬。
窮苦孩子有他們的優點,淳樸可愛,埋頭苦干,積極向上。但是皎皎者易污。他們見識少,眼界窄。所以很多很難過金錢關、權力關和美人關。很容易結上上階級仇、民族恨。沒有錢沒有錢沒有沒人就想得到,如果面臨失去的危險,他們就會不擇手段,什么都敢干。
所以很多窮孩子擁有權力以后,比普通人貪污起來更狠。
西方人也說三代培養出一個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