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追了《都挺好》,因為演員陣容強大,都是會挑劇本的實力派,想來質量不會差,而且,開播幾集口碑的確也不錯的。
看了簡介,本來是個重男輕女,布滿黑洞的家庭劇,會很沉重,但看下來并沒有那種喘不過氣的感覺。一方面是演員們用實力把這部劇演的舉重若輕,平日的糟心生活也能演出很多笑點,這不就是跟生活一毛一樣嗎?生活一地雞毛,但講出來時候卻能讓人發笑。另一方面,原生家庭里最憋屈的明玉,憑本事出人頭地,是活出精彩的典型案例,大快人心。
但,我還是在最后幾集棄劇了。
對劇情的不滿,從明玉刪了明成的道歉視頻開始。當時明玉拍視屏有兩個目的:克服對明成的恐懼和留有證據保護自己。但讓石天冬刪視頻時候的理由是:有你在我就不怕了。???(黑人問號臉)是,石天冬在這件傷害事件里站在明玉一邊,全心支持保護她,明玉在這種溫暖下有勇氣克服了對明成的恐懼,但是,這是心理層面。現實不會因為你克服了一個人的恐懼,那個人就不會傷害你,保護自己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武器的。這個道理,久經戰場的明玉不可能不懂。
接下來,蘇家聯合對外攆走了吸血鬼舅舅,慢鏡頭定格在蘇家每一個人聯合抗戰之后意味深長的笑臉上,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完了,大團圓結局。
我不是反對和解。每個人的心智都帶著上一代甚至三代的歷史問題,和解是多人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每個人都要經歷與舊觀念舊習慣的反復對抗,經歷痛苦蛻變,在時間和重要事件的配合下,才有可能達成和解。這樣只經過一兩次事件,一兩年時間就能和解的是童話,不是寫實的家庭劇。而且從結構上來說,也顯得虎頭蛇尾。
最終棄劇是在得知明玉會辭職的時候。辭職如果不是她在職場新形勢下做出的決策,我一萬個不同意。原生家庭給她生命,眾城給她的是價值。馬斯洛需求層次中,自我實現是高于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她可以回頭去補親情需求,但是沒有必要放棄繼續實現自我價值,這不是那個成熟冷靜會決策的蘇明玉。這一回歸家庭的橋段實在很狗血。
還有柳青,一個跟江南齊名的江北老總,聽風就是雨,愛抱怨,沒有分析能力也沒有定力,完全像個花花小跟班,很失望。不過不主要講柳青,也不太計較這個。
對了,小蒙和石天冬,我還是站石天冬。有網友說小蒙沒幾天就看透了明玉是刀子嘴豆腐心,小蒙更懂明玉,但是,這種懂是淺層次的,是對一個人待人接物方式的懂得。小蒙從小學會察言觀色,戀愛也沒少談,懂得一個人的待人接物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他不懂明玉深層次的情感需求,小蒙自己說了,從小的家庭觀和感情觀都是利益。這一點,會讓明玉崩潰的。石天冬是一個柔軟且重感情的人,對于來自同輩的傷害果斷回擊,對于長輩敬重又溫和,雖有縱容沒分寸的嫌疑,但一是沒有完全了解明玉家的情況,二是推測對自己父母有愧疚而能接觸到的明玉長輩這里做補償,可以原諒。再則,石天冬是一個堅強的人,堅強的人才能在歷經苦難后變得柔軟。明玉表面冷漠,背地里卻處處熱心,說明她的冷漠是鎧甲,她并沒有真正跨過原生家庭這道坎,但她在從堅硬到柔軟的成長路上,從她不斷克服對明成的恐懼就可以看出,她想放下,她想成長,石天冬就能帶她成長。
棄劇幾天想想,這本來就是家庭倫理劇,劇情往家庭方面凹也是扣題了,看看就好別太認真。拋開虎頭蛇尾和童話這兩個缺點,劇還是不錯的。而且網友說,小說里明玉既沒有刪視頻,也跟老蒙柳青在眾城好好呆著,我就放心了。
這劇我最大的感慨是,都是凡身肉胎,都有弱點啊,就如劇中的明玉,家庭認同感,特別是來自父母的認同,是她最大的弱點,一旦摻和了這一點,她的決策必定失誤。
人生,都是在不斷的自我接納和自我改造。
還有,我要抽空去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