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了公司的大促活動,對小活動很容易缺乏耐心,特別是都不涉及產品開發的小活動。年初,我在進行公眾號活動規劃時,為了促進用戶活躍,不經意間寫了一個留言互動的活動提議。每次抽取一定數量的優質留言給予物質獎勵。因為活動很簡單,所以3月份中旬就啟動了。
第一次運營公眾號,都是在模仿中開始的。最初設想的活動形式是類似于新世相那樣的故事征集與二次傳播,已經想好了用“海報/文字+調查問卷”結合的樣式進行征集,但活動啟動后才發現忽略了服務號每個月只有4次推送機會,故事征集消息占用推送名額。因此,此路需要變個道。
一、分析用戶不如觀察用戶
雖然變了道,但還是不甘心地堅持著某些東西,比如二次整合傳播依然保留著,想要看看效果。關于第一次的細節,我稍微說的具體點,因為正是由于第一次的嘗試與反思,讓我明白分析特定場景用戶的行為不如設置特定場景去觀察用戶。
1)基本玩法:第一周推文發起汽車相關話題,第二周公布第一周優質中獎用戶,并對留言整理后進行二次傳播;
2)送禮機制:由小編挑選1條優質評論,中獎者后臺發送快遞信息,安排快遞寄送;
3)分析與優化:第一周話題互動效果超出預期,但第二周整合傳播未見效果,考慮到汽車相關話題,大家更樂于發表自己的觀點,不能在別人的答案里尋找共鳴,除了看中獎公布,其他無法激起興趣。可以每周均設置新話題,二次整合傳播部分可先弱化,畢竟是服務號,內容不是主要目的。
二、與用戶共同探索合適的互動方式
第一期活動以后,正值公司大促上線,于是將活動參與禮品增倍,想充分利用下大促流量增加傳播量。但結果居然都不如第一次,從數據看來,推文閱讀量是增長了,但是參與留言互動的卻寥寥無幾。明明提供的獎品吸引力遠大于需要激勵的留言行為,但用戶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因為這個反饋,我開始覺得研究用戶有點意思了,于是這個活動一直進行到今天。截止目前已進行14期,我就不一一羅列了,總結了幾點心得,跟大家交流分享。
1. 將引導區塊做醒目,用戶引導要粗暴
1)標題要做福利告知,不要浪費激勵資源
一般最簡單的做法是在題目末尾加一句“文末有福利”,長期加在固定位置也能形成用戶習慣,但其實也會讓用戶產生疲憊感。最好的方法是結合題目本身,做一些巧妙的拓展。比如下面的例子:硬盤與福利的結合,兒童節與禮物的結合,這樣的標題既告訴了用戶福利點,又是對文章內容的闡述,一語雙關。
2)如開頭就有福利預告,那大家翻開到文末的概率會更大
開頭加福利預告僅針對部分文章而言,需與開頭的氛圍相匹配,比如以下兩個都是每周話題有禮的開頭部分,第一個是不適合加的,而第二個加了會更加渲染節日氛圍。
3)提問引導的區塊的醒目性讓目的更突出
如下文,每次結合推文內容,對需要留言討論的內容做特殊區塊的標示,用戶看到這里就會停下角度認真看,目的性一目了然。
2. 點贊數不是評選優質留言的唯一標準
為促進用戶向朋友二次傳播話題活動,嘗試過兩期以留言點贊作為評選機制,發現2個怪現象:
1)兩期都是同一個用戶占據高位,而且點贊數據遙遙領先;
2)兩期用戶留言參與數很快就進入了停滯數,整體活躍持續時間特別短;
經與大家討論,認為點贊數高的也會影響點贊數低的積極性,當發現參與得獎的門檻變高,便失去了參與熱情,這也是現在很多話題類活動規則中明確標出“不以點贊數作為評選標準”出現的原因。
3. 利用首圖文流量優勢引導用戶
眾所周知,頭條位置的閱讀量一般遠遠高于次條,次條閱讀數也會依次降低。在單獨推文的留言數增長出現停滯之后,基于以下兩點將單獨話題推文換為對頭條內容的話題引導:
1)頭條閱讀量高,且一般都是結合當前熱點話題寫的,留言正好可借勢促進用戶討論;
2)頭條以業務引導為主,由業務引導出與業務相關的話題比想用話題引導出業務的邏輯更順;
結果表明,這樣做真的帶來了不錯的結果,不管話題質量如何,每次留言數都很不錯。同時,因為有活動,頭條的閱讀量也有細微增長;
4. 先做投票預熱,再進行話題互動
話題做多了會發現,如果有個置頂的留言對話題進行一些引導,話題效果會好些,于是,設想是否可以做一些更鮮明的話題方向引導。最初是嘗試在話題下做文字形式的引導,發現用戶還是無話可說。于是,借助微信里的投票功能,開啟了投票功能,將話題相關答案先進行投票形式露出,投票下面再進一步引導用戶做話題拓展。
這時候最差的結果也會是用戶對投票內容進行簡單延展。輔助做的投票活動,也有一些規律,立場鮮明不含糊、簡單易懂的投票選項更易招來參與者,篇幅如果允許,加入選項小圖標的促進性也很明顯。下面,我舉了個六一兒童節的做的“投票+話題”互動。
5. 利用微信個性化消息,增加趣味性
嘗試微信后臺互動源于一個特殊情況,服務號一個月只能發4次,但是就是經常會遇到一個月有5個發文期的時候。因為不想讓“每周話題有禮”失信于用戶,微信導航欄的「每周話題有禮」欄目必須照常進行,最后選用未推送文章進行話題引導,但是因為屬于未公開推送文章,不能直接在文后留言。于是我嘗試了新的玩法,截圖如下,第一個圖是對話題的引導,第二個圖示對話題參與方式的說明。
第一次發起這樣的互動形式時,內心有點忐忑,但是看到后臺用戶的互動,感覺就像自己在跟用戶實時互動,好滿足(如下圖所示)。不要覺得第一步“小新好可愛”的引導是多余的,好奇心的用戶還是很多的,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可在對“小新好可愛”的回復末尾加上進一步的互動引導,自然且不讓好奇用戶流失,非常棒。
三、期待與用戶擦出更多火花
關于對更多可能性的探索,這里我只說兩點:
1)每周話題有禮,千萬不要因故停下來,讓用戶養成不變的習慣是很不容易的;
2)多嘗試有趣的玩法,多途徑與用戶互動才有更多可能性;
以上便是我對這幾個月以來對「每周話題有禮」活動的學習心得。這是一句話就可以開始的活動,但是開始了就不太想結束。如果你也在運營公眾號,期待我們能有更多關于此活動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