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學習法
很早之前,聽過一本書叫做《自下而上》,里面寫的是很多的政治、經濟、生物、社會等等領域的自下而上的演變發展。
作者的反復想要論證的一點就是:萬物都是自下而上演變而成的。
當時,并沒有想到這個方法可以用在寫作上面。
直到再次在本書里面看到,卡片盒寫作是自上而下的寫作法,我才恍然大悟。
一個好的理論,是需要和一個好的可執行的系統一起聯合使用的。
自下而上學習法,簡單說就是:以個人興趣和探索的問題為牽引,用卡片盒筆記的方法來行動,以輸出文章為結果的學習過程。
個人興趣和探索的問題是動力,
卡片筆記是簡單可執行的手段,
輸出文章是反饋、檢驗的結果。
三個缺一不可。
打個比方來說,自下而上的學習法,更像是一顆知識大樹的成長過程。
這棵知識大樹的樹干,剛一開始無法預知,僅僅只是個人興趣和問題牽引自己去學習,有個大概的方向和軌跡。
知識大樹的樹葉就是永久卡片。
我們在生活和閱讀的過程中,有靈感或者有啟發,都可以用閃念筆記或者文獻筆記的方式,記錄在卡片上面。
然后,每天找一個完整的時間塊去閱讀寫過的卡片,可以整理成永久筆記卡片。
最后,有的永久卡片產生了關聯,解決了某一個想要解決的問題,形成了一個大的枝丫。
一棵知識大樹,隨著卡片盒不斷的卡片積累 ,會不停地去生長。
這樣就是知識大樹上面的一片葉子了。
至于,這棵知識大樹,會長成什么樣字,沒有人能夠知道。
因為,有機體的成長是沒有辦法自上而下的規劃的,也是無法預知的。
這就是,自下而上學習法最大的好處。
通過一張一張永久卡片的積累,你會讓自己的知識在卡片盒里面慢慢地自我長成參天大樹。
多么有意思的方法。
后來,我在閱讀陽志平的《心智工具箱》,偶然看到了。
自下而上的方法,不僅可以用在寫作上,其實還可以用在人生的發展上面。
陽志平說,人生有兩種發展路線,一種是精英路線,一種是草根路線。
就是對應著,一個是自上而下的發展,一個是自下而上的發展。
鷹擊蛇行,各行其道。
如果你是一個草根,請盡可能不要去裝著學習精英,否則的話,會放大你自己的性格弱點。
什么樣的人適合走精英路線?
那些學霸出身,本科北大清華,碩博哈佛耶魯等,這樣的人適合走精英路線。
但大多數人由于各種原因,父母一代積累不足,再加上年少時不懂事,努力不夠,這時就適合走草根路線。何為草根路線?早早工作,早早進入社會實踐,早早地觀察社會,然后通過行動來改變社會。
精英路線自上而下,先影響少數人,再影響大眾。草根路線則是先影響大眾,自下而上。這兩種路線會自然結合,隨著年齡增長,成長起來的草根會學習精英的做事方法,真正的精英也在學習草根如何接地氣。
陽志平《心智工具箱》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草根出身,沒有辦法站在祖輩的肩膀上,一開始就視野廣闊,社會資源豐富。
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自下而上的學習,從影響身邊人開始,自然地生長。
通過不斷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一些令人驚嘆的產品,和這個世界互動,幫助到周圍的人,獲得回報。
無論是文章、書籍、app還是公司等,都是充滿個人烙印的作品。
作品是自下而上成長的一個小小的閉環。
這篇書評就是我的小小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