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會發現,周圍總有那么幾個人在人群中格外耀眼閃亮。他們當中并非所有人都有著靚麗光鮮的外表,但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被他們所吸引。他們似乎總是嘻嘻哈哈活力十足,仿佛內心蘊藏著一座足以媲美一個太陽的能量庫,連每一根飛揚的發絲都彰顯著蓬勃的生命力。即便偶爾遭遇挫折,他們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擺脫負面情緒,滿血復活,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生活中似乎沒有什么能打倒他們。
? ? ?? 我想,如果上帝真的有寵兒,那一定是他們。
? ? ?? 相比之下,周身總是縈繞著低氣壓的我,簡直就是另一個極端。一點小問題就會讓我陷入草木皆兵的惶恐中,滿腦子充斥著各種悲觀的念頭,糟糕的事情還未真正發生就先給自己判了死刑。而一旦真正面臨重大打擊,更是會化身為黑洞,不僅自己的靈魂陷入一片混沌死寂中,甚至會吸走周圍人散發出的正能量。
? ? ?? 我無數次鄙視過自己的脆弱不堪一擊,也打從心底里羨慕那些觸底也能反彈的人。我能清楚看到我和他們之間存在哪些差別,卻對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抗挫能力束手無策。最初,勵志暢銷書和雞湯文能讓我在讀完后有一些振奮與輕松,但這種“打雞血”的感覺持續不多久就會散去,靈魂繼續在悲觀無望的沼澤力無法脫身。
? ? ??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如我這般一遭遇逆境便輕易被打趴下的人可能并不在少數,我們缺少的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有人稱之為“心理彈性”,有人稱之為“韌性”,也有人稱之為“復原力”,而美國著名的教育家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博士將其稱之為“逆商(Adversity Quotient)”。
? ? ?? 在傳統觀點中,個體事業有成、人生幸福的兩個預測指標是智商和情商,但現實中有些人擁有高智商,情商看起來也不錯,但卻無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能,屢屢與成功失之交臂。足以證明,光憑智商和情商并不能準確預測個體的成功與幸福。經過近二十年來諸多頂尖學者的潛心研究,人們發現,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就主要取決于你的逆商。且值得慶幸的是,與智商和情商不同,逆商具有更大的后天可塑性,通過有意的訓練,可以重塑和提升你的逆商指數。
? ? ?? 作為逆商這一概念的提出者,保羅?史托茲博士在他所著的《逆境:我們該如何用對壞事件》一書中,系統闡述了逆商與個體生活的關系、逆商的概念、關聯因素及維度等,并提供了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提高逆商的工具。這本書以平實生動的案例結合科學嚴謹的理論,傳授給讀者攀越逆境、重塑生活的逆商哲學。
? ? ?? 保羅?史托茲博士認為,逆商由以下四個維度構成:
? ? ?? Control? 掌控感——衡量的是個體覺得自己對于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
? ? ?? Ownership? 擔當力——衡量的是個體在多大程度上會擔起責任,改善現狀,不管起因是什么;
? ? ?? Reach? 影響度——評估的是個體在“這個逆境會對我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多大影響”這一問題上的認知;
? ? ?? Endurance? 持續性——衡量的是個體認為逆境及其起因會持續多久。
? ? ?? 依據自己身處逆境時,在以上四個維度上的通常表現,你對自己逆商的高低也就大致心里有數了。但保羅?史托茲博士也強調了一點,逆商并非是不可改變的宿命,而是個體習慣化的應對逆境的方式,是對你多年來所形成的潛意識力的模式的一個衡量。因此,不管此時你的逆商處于什么水平,都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得以提升。這一點得到了腦神經科學研究的支持。
? ? ?? 腦神經的研究發現,就好像被水流反復沖刷的河道會越變越寬一樣,你反復地做某件事或想某件事,大腦為適應這一情況就會開辟出更加密集和高效的神經通路,久而久之這件事就會越發變成無意識和潛意識的,成為一種自動化思維或是習慣。因此,當你頻繁地生出某種破壞性的想法或行為,由此開辟出的高效神經通路會讓它變得更為根深蒂固/快速和無意識。同樣的道理,你越頻繁地踐行某種建設性的想法和行為,它也會變得更為深切、快速和無意識。
? ? ?? 如此一來,倘若在逆境來襲時,人們能夠及時識別消極的自動化思維,有意識地運用某些技巧,中斷并改變長期固化的消極思維模式,防止“災難化”思維,重新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進而提高逆商,改變應對逆境的方式。傳統認知心理學中,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緒模型(ABC模型),以及源于貝克研究成果的歸因訓練等,也都有著與此相類似的原理。
? ? ?? 保羅?史托茲博士在整合了認知心理學、健康新論以及腦科學這三大科學領域中的重大突破后,開發出了一套逆商培訓項目——LEAD工具,運用它來幫助運動員、經理人、領導者和學生等人群提高抗逆性。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檢驗,證實了這套工具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調節大腦活動,從而抵御和應對逆境。
? ? ?? LEAD工具是通過四個步驟來評估和質疑自己的抗逆反應,從而改變思維習慣來實現逆商提升的。
? ? ?? L=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
? ? ?? ?這是高逆商反應還是低逆商反應
? ? ?? ?在哪個逆商維度得分最高或最低
? ? ?? 具體來說,個體可以從以下一系列問題入手來探測自身的逆境反應:
? ? ?? Step 1. ? ①寫下你在過去兩周遇到的一個逆境;
? ? ? ? ? ? ? ? ? ?? ②寫下你在逆境下的想法和念頭;
? ? ? ? ? ? ? ? ? ?? ③列出自己在逆境下的反應情況,結合CORE四個維度來判定自己的反應是高逆商還是低逆商。
? ? ?? Step 2. ? ①剖析自己的CORE四維度,看看自己在哪個維度上得分高或低。
? ? ?? 比如,我在回顧自己以往的逆境反應時,就發現自己在掌控感和持續度上得分比較低。遇到挫折時,我很容易就會產生事情徹底失控,我無力控制的想法,會下意識地認為由逆境所帶來的后果會持續主導我的生活,我可能再也不會好了。與此相反的是,我在擔當力這一維度上的反應要積極很多,這可能是由于自小的家庭教育和長期的獨立生活,讓我始終有著這樣一個信念:不管處境有多糟,內心有多么惶恐無助,不想要永遠沉淪在失敗里,那就要咬緊牙關想盡一切辦法走出來,只有我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 ? ??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自己的CORE四維度是,對自己做得好的方面予以更多得肯定是十分有必要得,這能幫助我們鞏固和強化積極的逆境反應,也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 ? ?? ②在了解了自己的逆境反應,并認識到如何反應可以由自己控制后,思考一下,如果你現在要應對同一件事,你的想法又會是怎樣的?這一步驟實際上是為了建構新的反應模式。
? ? ?? ③評估新的逆境反應,看看在哪個維度上得分高或低。
? ? ?? ④對比新舊逆境反應的區別。
? ? ? ? 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
? ? ?? 假若你在外面忙碌了一整天,深夜才拖著精疲力盡的身體回家,到了樓下卻發現小區的電梯壞掉了,而你家住在20樓。此時你又累又氣,那么接下來你是會選擇1)大聲地宣泄自己的憤怒,咒罵這個電梯,咒罵小區物業沒有能力快速解決問題,甚至咒罵自己的命運,仿佛全世界的壞事總是能讓你碰上,還是選擇2)在認清生氣無用后,打電話通知物業維修,然后深呼吸平定一下焦躁的心情,開始爬樓梯呢?
? ? ?? 在這個問題上,選擇前者還是后者,實際上反映的是,假如逆境并非是因你而起,你會愿意對結果擔責并采取行動來解決問題嗎?可能很多人都會心想:我為什么要為別人的錯誤買單?但如此一來,自己很容易就會陷入怨天尤人中,對解決問題無益。
? ? ?? 而有擔當力的人會選擇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并采取行動,即使逆境的產生并不是自己的過錯。這一點能幫助他們快速從大大小小的挫折中恢復過來,因為在個體決定對結果負責的那一刻,他對事件的掌控感馬上就會增強,促使他去采取行動,并打破潛在的無助-無望循環。
? ? ?? A=分析證據
? ? ?? ①有什么證據表明我無法掌控局面?
? ? ?? ②有什么證據表明逆境一定會影響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 ? ?? ③有什么證據表明逆境必然會持續很長時間?
? ? ?? 很多人在面對眼下的困境時,很容易生出“一切都糟糕透頂” “我的人生徹底完蛋了” “噩夢將永遠不會過去”之類極端的念頭,將瑣碎小問題想成重大挫折,又把那些挫折想成災難,由此而生的滿心無助與絕望感,會像緊緊纏繞的藤曼一般,讓人崩潰窒息并喪失行動力。倘若這時我們能夠停下來,從以上三個問題出發來對腦中的極端想法進行審視與質疑,并嘗試搜集更多的客觀信息,這無疑是有助于我們將現實與自己的想法、假設區分開來,停止在頭腦中將事情災難化。
? ? ?? 當你發現,盡管逆境眼下存在且確實干擾到了你的生活,但難以找到證據來證明你完全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或是逆境會波及一切并永久存在,那么你會重新收獲輕松和自由。
? ? ?? D=做點什么
? ? ? ? 所謂“做點什么”,絕非是指在遭遇問題后立刻匆忙地采取行動,身處逆境中的人被低落的情緒困擾,多半沒有精力去馬上行動。并且,在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情況之前,所作的行動多半是盲目而低效的。LEAD工具的前三個步驟旨在幫助我們調整好心態和情緒,從而為思考、關注并最終采取有意義的行動奠定基礎。
? ? ?? 但在行動之前,我們不妨問問自己以下六個問題:
? ? ?? ①我還需要什么信息?我應該如何獲取這些信息?
? ? ?? ②我怎么做可以重獲一點點對眼下形勢的掌控?
? ? ?? ③我應該如何限制這一逆境的影響范圍?
? ? ?? ④我應該如何限制當前逆境的持續時間?
? ? ?? ⑤我首先應該做什么?
? ? ?? ⑥我應該在什么時候做這件事?哪一天?具體什么時間?
? ? ?? 在回答這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形成一張行動清單,并通過“行動漏斗”篩選出任務完成的先后順序和具體時間,將計劃落實到具體的舉措,從而指引自己邁出真正改變逆境的第一步。
? ? ?? 從覺察自己的逆境反應,到探索自己對結果的擔當,再到通過找尋證據來停止災難化思維,最后落地到具體的實際行動,運用LEAD工具應對逆境,實際上是一個通過一系列理性的自我提問和反思,來重獲生活掌控感的過程。當你因逆境而持續沉淪,內在世界深陷在由自我懷疑、痛哭、絕望、麻木等諸多負面感受交織而成的黑色大網里,LEAD工具能夠引導你去一點點理清這一團亂麻,尋找到一條重建自我生活秩序的道路。
? ? ?? 不過,即便LEAD工具的核心原理是通過理性的思考來重塑對逆境的認知,進而達到調整情緒,拿出有效行動積極應對難關的目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每一個我們經歷重大挫折,情感上已經很疲憊很受挫的時刻,我們都不能夠允許自己在絕望和悲傷的情緒中呆上一時半刻。提升逆商的方式,絕對不是讓我們用理性來對抗消滅感性。
? ? ?? 再強大再理智的人,都會經歷生命中的至暗時光,在當下失去振奮前進的勇氣。或許悲傷和絕望會讓人感覺時時刻刻很煎熬,但感受并釋放負面情緒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心靈療愈。你不必強求自己做刀槍不入的超人,跌倒的時候,在地上躺一會兒再想辦法站起來,也不失為一種坦蕩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