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重新梳理這篇課后反思,所以稱為2稿。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通過觀察土壤,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沙礫、沙、粉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反思: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土壤和閱讀書上的資料,發現土壤由巖石風化而來。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在“研討2.你對土壤有哪些新的認識?”后進行板書,板書學生的發現,用結構圖總結本條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用分類、分析、畫示意圖等方法歸納土壤的特征。
反思:對這節課涉及科學思維的部分進行了梳理,發現科學思維滲透其中,但自己沒有做提煉,以后要試著在總結時告訴學生這就是本課應用的科學學習方法,這也是幫自己總結提煉。
探究實踐:通過觀察實驗、沉積實驗了解土壤的組成成分。
原反思:2.學生做完倒水的分層實驗就下課了,這個實驗結果沒有來得及匯報討論。
改進:上課時寫時間規劃,分層實驗需要在什么時候來做,保障本課重點在課堂中完成。
態度責任: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產生進一步探究土壤的興趣和培養學生保護土壤的意識。
原反思:3.保護土壤的意識,我忽視了,沒有做引導。
改進:也是做時間規劃,在書上用鉛筆做標記。借用的浙江老師課件有這樣一句點題的話,自己還需要在備課看資料,舉例闡述,讓學生感受深刻。
小結:
1.?板書,科學觀念要在黑板上有邏輯呈現;
2.時間規劃,保證重要實驗課中落實;
3.情感態度目標,提前備課要多查資料,腦中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感動自己,影響學生。
本期周更收獲與感悟:
1.收獲:聽了今天營長和組長的分享,發現因為有營長、組長的帶動,裹挾著我,帶我一篇不拉地完成本期周更。
2.王彬如老師的反思總結優秀,源于她日常周更反思的優秀。
感悟:
1.要想繼續堅持寫反思,還得跟著組織走,沒有團隊氛圍,我么有辦法堅持下去。
2.要想出品一篇優秀反思,平時真的不能偷懶,我這學期剛開始認真,中后期松懈了,幸虧今天參加總結,受到啟發與觸動,就從今天這篇反思開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