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個不相關的話題。
首先說教育
內容摘自阮一峰的博客《詹志宏談教育、閱讀和出版》,好的內容,無需再重新提煉,直接手打摘錄如下,供自己以后觀看。
教育
我們從小就被送入一個專事改造的機構,學校,里面充滿了過時的機制,大部分人在學校里學到的,就是對學習感到厭倦。
現在的教育系統,幫你把答案都找好了,而不是給你找答案的勇氣和能力。這個系統太重視知識數量的積累,而不重視得到知識、處理知識的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自己思考找出力量來,還是要被死去的靈魂影響?
知識的成長過程,就是從肯定中產生否定思想。用于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是最有用的能力。歷史上,亞洲社會一向都是高度聚居的,教育令學生有很強的傾向令學生“與別人一樣”。但創意是一種追求“ 別人不同的”的反省。因此,亞洲人的創意比其他地區的人低。
不要擔心誤導,如果能接觸足夠的信息,任何單一的偏見都不能對學生產生影響。如果小心翼翼的將學生與所有可能誤導他的書隔離,他就得不到和社會相處的能力,任何一個偏見對他而言,他都沒有足夠的自我思考、判斷的能力。不要擔心他暴露在某一個偏見當中,而是要擔心他暴露在不夠多的偏見中。
教育,本來就有一種企圖與控制性,希望把想法灌輸給受教者。可是,人們學會認識字、學會思考,就產生了思想,有了思想后就無法控制了。這就是為什么,所有做強制性控制的集權主意社會,最后都會面臨挑戰。對于集權主意統治者而言,基本上都是嚴格控制教育思想的,但最后還是遭遇到抗爭或反對聲浪。因為不管是任何階級,都需要給予基本教育才能達到國家發展的目標,基于這緣故,要給人民幾本教育,讓他們有生產力;也因為給了幾本教育,就無法控制他的思想,就產生很多對政府不滿意的不滿意之處。
IOS軟件質量下降
這個話題與上面內容無關聯。
議論有些時間了,特別是Marco Arment(此君是 Instapaper 和overcast的作者)發表了抱怨的文章以后,這個話題又重新熱了起來。
作為普通用戶,說一下我的體會。
- 是有些感覺,但是不明顯,也許我不是蘋果的老用戶。
- 這兩年蘋果的變化確實很大,軟件方面尤其如此,IOS8應該是變化最大的一次系統更新(不算UI變化), OSX用的時間比較短,但Yosemite應該也是變化極大的一次系統更新,既然軟件不可能沒有BUG ,如此短的時間,發布這么多更新,質量不能保證也是自然。
- 作為一般用戶,我至少沒有感到有太多的不穩定,至少Continuity所有特性我都能用,目前沒有其他人所說的問題,雖然有些細節還不算滿意。舉個小例子,在家來電話的時候,許多設備會同時響,而且一個設備接起來以后,其他設備至少還得繼續響個幾秒中,汗~~,手上有多個蘋果設備的估計都對此有所體會。
- 感覺,現在的蘋果有些急于證明自己,重大改變之后,IOS9 才是蘋果真正證明自己的時候。
- 也許,不很Geek的自己,對設備折騰的不夠,但是,對一些Geek和開發者以及專業工作者也許會存在很大的問題以及抱怨。
- 很糾結的一個問題,到底是想要更多的新功能,因為每年的新產品都需要足夠多的賣點,還是更穩定的系統,蘋果作為體量今非昔比的一家公司,估計會有自己的權衡。
- 私心的說,我是喜歡更多的新功能,但......還行要穩定的系統,怎么解?
- 多說一句,感覺最近蘋果的系統在硬件的適配上,有種讓用戶加快更新設備的趨勢,譬如IOS8,6及6+當然體驗最好,5S還算可以,一般用戶5,勉強能用,但4S體驗上已幾近不可用。
設備更新
因此,對于預算不多的自己,我這樣考慮設備的更新,現在用的是5S。
- 近期乃至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更換設備。
- 國行全網為最優考慮對象。
- 擬在iPhone7發布時,入手iPhone6s。
原因簡單如下: - 首先,現在使用的5S,我覺得從體驗上來說,到7發布時,估計會是一個極限。
- 從歷史來看,覺得不帶S的機器,硬件上總會存在種種遺憾,而第二代帶S的版本相對較完美。
- 價格上,新一代發布時,上一代產品價格上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下降,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購買到體驗還不錯的上代機器,至少絕大部分新功能能夠體驗到,性價比較高,對于自己來說,寧愿使用上一代大容量版本,也不會使用16G的版本,況且,以后的趨勢是,16G更加不可用,手機容量這一點來說,蘋果真的是奸商~~~~這代直接太監了32G版本。
- 以后兩年一更,寫了一些看著挺有道理的東西,安慰自己一下,其實,還是沒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