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QL語言的組成
數據定義語言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主要用于定義數據庫的邏輯構包括數據庫、基本表視圖和索引等,擴展DDL還支持存儲過程,函數、對象、觸發器等定義。DDL包括3類語言,即定義、修改和刪除。
2)據操縱語(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主要用干對數據庫的數據進行檢索和更新,其中更新操作包括插入、刪除和修改數據。
(3)數據控制語言 data control language, DCL):主要用于對數據庫的對象進行授權、用戶維護(包括創建、修改和刪除)完整性規則定義和事務定義等。
(4)其他:主要是嵌入式SQL語言和動態SQL語言的定義,規定了SQL語言在宿主語言中使用的規則。擴展SQL還包括數據庫數據的重新組織、備份與恢復等功能。
2. SQL 特點
(1)綜合統一
(2) 高度非過程化
(3)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 同一種語法結構提供兩種使用方式
(自含式語言、嵌入式語言)
(5) 語言簡單,易學易用。數據查詢:SELECT
數據定義:CREATE、DROP、ALTER
數據操作:INSERT、UPDATE、DELETE
數據控制:GRANT、REVOKE
3. SQL查詢的基本概念
外模式->視圖和部分基本表
模式-> 基本表
內模式-> 存儲文件
基本表
:數據庫中獨立存在的表稱為基本表。在SQL中一個關系對應一個基本表,一個或多個基本表對應一個存儲文件。一個表可以帶若干個索引,索引也存放在存儲文件中。
視圖
:從一個或多個基本表中導出的表,是虛表,只存放視圖的定義不存放對應數據。
查詢表
:查詢結果對應的表。
存儲文件:
存儲文件是指存放關系的物理文件,起邏輯結構組成關系數據庫的內模式,起物理結構對用戶是透明的。
4.簡單查詢
(1) 投影運算
消除重復元組
:DISTINCT
取別名
AS
(2) 選擇運算
比較運算
:>,>=,<,<=,<>(或!=)
范圍查詢
:[NOT] BETWEEN ... ADN
集合查詢
:[NOT]IN
空值查詢
:Is [not] null
字符匹配查詢
:LIKE
符號% 表示任意長度的字符串。
符號(下滑線)表示任意一個字符。
如果用戶的查詢字符串中本身要包含通配符% 和,必須使用ESCAPE<換碼字符>,對通配符進行處理。
邏輯查詢
:AND,OR,NOT。
在邏輯運算中不可以對同一屬性進行邏輯“與”的等值運算。例如在選課score表中查詢同時選修了001和002課程的同學的選課信息。得不到結果。
(3) 排序運算
升序(ASC)、降序(DESC)
ORDER BY <表達式1> [ASC|DESC][,<表達式2> [ASC|DESC]]
(4)查詢表
SQL 語句中FROM子句后面可以是基本表、視圖還可以是查詢表。
FROM子句后是一個查詢表,表示對該查詢的查詢結果(查詢表)進行查詢,
必須為查詢表取一個名稱
。
5. 連接查詢
等值與非等值連接運算
在WHERE子句中加入連接多個關系的連接條件,其格式
WHERE [表1.]<屬性名 1><比較運算符>[表2.]<屬性名 2> [<邏輯運算符>[表3.]<屬性名 3><比較運算符>[表4.]<屬性名 4>]
比較運算符包括:>,>=,<,<=,=,<>(或!=)。
當比較運算符為=時,表示等值連接,其他運算符為非等值連接。
自表連接
:若某個表與自己進行連接,稱為自表連接。
外連接
:
(1)左外連接:結果中包含左關系中的所有元組,對于左關系中沒有連接上的元組,其右關系中相應的屬性用空值替代。
FROM class a LEFT OUTER JOIN Student b ON a.classNo = b.classNo
(2)右外連接
(3)全外連接:包含左右關系中的所有元組。
FROM class a FULL OUTER JOIN Student b ON a.classNo = b.class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