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虛歲30就要永遠成為過去了,到真正的30歲也開啟了半年倒計時,這種想象了無數次的時刻,總是想寫點什么記錄下來。
先說點近的。這幾天很有意思,從嚴防死守3年到躺得比誰都平只用了2周時間,有些操作更讓我感到瞠目結舌,比如陽的人不僅在堅守崗位,傳染更多人,還大肆宣揚自己的敬業精神,而圍觀群眾不但沒有一個人質疑,還非常積極擁護,有那么兩秒鐘我甚至有點懷疑到底是誰腦子瓦特了。一看朋友圈毫不意外又被賣消毒水瓶的老板們刷屏了,不同的劇本卻是熟悉的場面,感覺是行業內的老板們撐起了防疫的半邊天,跟這屆世界杯諸多老將的最后一舞一樣,在即將到來的春節前,我在繁華中嗅到了一絲悲涼的味道。
從這個月開始,我時常聽到時鐘轉動的咔嚓聲,那時我總會忍不住環顧四周,看看凌亂的辦公桌,和窗外一貫安靜的光景。自搬來這里的一年間,多數時候是這樣安靜的,偶爾幾次熱鬧的時候,就知道又有哪家的老人走了,在老年公寓,這件事的頻率是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些的,這是來之前就預料到的事。我倒覺得沒什么不好,每到敲鑼打鼓吹喇叭的時候,我總會猜測又是哪家的老人走了,再感嘆一下人都有那一天,留給我的時間其實也沒有那么多。就像我近幾年無數次設想過30歲的境況,日子過得也完全談不上不知不覺,時間也還是以其悄無聲息卻石破天驚的能力將我打了個措手不及。我的20多歲,就這樣離開了。
我不是一個懷舊主義,除了與生俱來的喜新厭舊,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的過去大多不堪回首,有許多厭惡自己的時段,還有許多成長中刺痛神經的片段,美好的時期也有,但也不太樂意沉浸式回想,因為那只會徒增當下的情緒。所以當30歲來臨,我感慨和可惜的并不是回不去的歲月,有那么點傷感可能是來源于我們也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老人”,好像隨心所欲的時候剛過去,就要為自己的后半生負責了,這種感覺實在是很糟糕。或許只是我有點后知后覺了。
在時間節點方面,我向來是沒有儀式感的,一些重要的節日我總能完全忘記,當然年齡也是如此。十八歲、二十歲的生日我做了什么,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只能大致猜到一二。我也在想為什么30歲就想要有些記錄,也許是感受太不一樣導致的,各種看法、心態、視角都在提示著我,人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狀態里。會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更注重行動會帶來的結果,會意識到有些是自己必須承擔起的責任,這些以前認為是負擔的東西,現在反而成了前行的動力。也許人是需要一些理由活下去的,被動的或是主動的。這些感觸都是這十幾天常常浮現在腦袋里的東西,回過神來的時候會覺得不可思議,年齡之間的代溝就是這么來的吧。
今年從各個角度看都是承上啟下的一年,對于我自己的意義是劃時代的。事業上經過這一年的高強度訓練,具備了再次出發的必要能力,不追求過程和結果的完美,只是在一次次完成中優化結果,這是我與自己的又一次和解。但有些事情不能妥協,比如要堅定選擇更優質,能產生加成效果的合作關系,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斷篩選、付出與放棄。生活上,我又將告別這個承載我大部分成長軌跡的小城了,以前每一次離開多少都帶著忐忑和迷茫,唯有這次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無趣是真,但在這里度過這幾年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畢竟不會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有些決定也只有在這里才能做得這么有底氣,而現在的我終究不屬于這里。我總是這樣,一直在與過去的生活和自己告別,最終會在哪里落腳呢?還沒有任何頭緒。也許這并不是什么壞事,意味著無論我的事業還是生活,仍然還有非常多的可能性,而30多歲的可能性,會比20多歲多一份確定性,這算是這七八年我為自己奮斗得來的禮物。再過幾個月,我的二十多歲會連同這個時代一起翻篇,這樣的儀式感可能這輩子也就遇得到這一次了,當然,也只想要這一次。
說下明年的計劃吧,新時代的第一年,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去一趟摩旅,此生必駕318,為我塵封三年的摩托車注入靈魂。去參加一個線下展會,至少去兩個國家了解市場以及地推,線上活動也要開啟,強項不能落下。幫助代理更多拓展當地市場,再推2個爆款,接N個定制單。一年很短, 做完這些,也就值回票價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