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如此安排數學教師是盤險棋!
早想策劃精心組織數學教師來場培訓!
期中考試過了,成績出來了,不理想!
聽課活動完了,水平出來了,不理想!
怎么辦?
唯有真正行動起來!
來場榜樣示范活動,就在今天!
魏麗華,一年級組組長,擔任一(5)班數學課程,本次期中考試成績居五個班第一,超越最后一名17分之多。
張秀峰,二年級組組長,擔任二(5)班數學課程,本次期中考試成績居五個班第一。
魏老師第一節,張老師第二節,課上得很實在,很出彩,很受用!內容較少,步子較緩,層層推進,步步為營,激勵到位,興趣盎然,效果明顯。
請聽一一精彩呈現……
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但課堂上孩子們的學習勁頭十足,生成不斷,精彩不斷,她們樂此不彼地學習著,絲毫不因手拿相機的我出現在前臺而分心,難道僅僅因為想得到一枚老師獎勵的紅五星?難道僅僅是課前一次嚴格的要求而致?難道這個班的學生天生就如此優秀?這一切都源于“功”在平時,源于老師方法的恰到好處,源于對孩子們年齡特點的了解……
課堂是趣味性的課堂。
整節課以孩子們喜歡的三次闖關游戲為誘惑點,不斷地吊著孩子們的胃口,最后再次回歸到本節課的重點——湊十法。
課堂是緩緩推進的課堂。
第一次闖關名其名曰闖關其實就是一次復習,但孩子們喜歡充滿游戲性的課堂,所以復習導入很成功地為下一步學習新知識充分地做好了鋪墊。
第二闖關,也就是學習新課伊始,一幅孩子們跑步的圖片,勾起了孩子們對形象事物學習的欲望。根據圖畫上獲取的信息提問題,并不時地引導孩子如何更好地組織語言。此舉,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與獲取信息的能力,還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接著列式計算如何做?用小棒等學具座位上擺一擺,自己說一說;學生黑板前磁扣擺一擺,多個學生走到前臺說一說,使計算方法得以全班呈現。
第三次闖關,課本練習。老師提示孩子們,難度又大了一點,一來提示孩子們要用心,因為難度大了,二來告知孩子們難度是大了,但就大了那么一點點,不用擔心。如何突破難點,并及時了解孩子們的掌握情況,練習開始,真正走入學生當中,發現共性問題,再次講一講,然后讓學生接著做一做。如此地毯式的細致入微的設計操作,孩子們能學不會嗎?
第二節,張秀峰老師的數學課,也有許多如麗華老師的課堂優勢,課實、步緩、有趣。最讓我感覺有料的是小組建設,我原以為二年級的課堂不會主動出現小組圍坐現象,因為多數老師擔心低年級的孩子小組圍坐弊大于利,特別是不易禁止抄襲。張老師能突破此點魔咒,足見有先見之明!我很主張二年級的孩子開始就可以小組圍坐,如此更有利于合作意識的培養,更有利于凝聚力的集聚,更有利于小組競爭活動的開展,更有利于班干部的培養,更有利于團隊榮譽感的培養,更有利于孩子們交流能力的提高……
第三節,凡是參加本次教研活動的老師齊聚教導處,共議聽課所得。作課老師分別談了設計該課的思路以及課后反思,聽課老師談了談收獲及建議,我對本次活動做小節。
我小結到一半之時,趙海軍校長到,并且坐下來,聽到了最后。所以我邀請趙校長作送給老師一些話,趙校長倒不吝嗇,說了好多,簡言之就是,勉勵大家既來之,則安之,用心工作,將來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人生旅途中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