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2018年6月7日了。
回想才發覺高考和我們之間已經隔著三年的距離。
時間似乎久到我在前幾日聽到某個字眼才想起高考的存在,卻又在一瞬間無論如何也記不清它的具體時間。
我們漸漸地不再關注高考,如果說大一那年我們還懷著剛剛邁出高中的雀躍欣喜,那么作為即將成為畢業生的大三人,高考實難在心中激起太多的漣漪。
高考那天早上的五點陽光很好,還有清脆的鳥鳴。我混沌了三年的腦子,即便前晚通宵看小說到凌晨兩點,那個時候也無比清醒。浪了三年,終于在高考那天慌了神。
沒有電視上渲染過度的送考,我一個人蹬著自行車去的考場,要不是憑借著和電動三輪車相撞后能絲毫不減速的高超車技,其中某一科還沒準得晚點。已經不太記得那如同玩笑般的兩天的種種細節,只記得考完最后一門后,自己一個人送走了同學朋友,在學校由喧鬧轉為徹底地清寂之后,才慢悠悠地從空蕩蕩的操場旁取了自行車,一路推著車走回家。腦子是放空的,似乎那個時候很難產生焦慮憂傷的心緒。
后來啊,我好像強烈要求復讀,父母阻止了我,可我的意愿多強烈啊,所以我最后隨便報了幾所壓線學校。
我好像還強烈的表示想去外地的大學,因為我覺得分數太沒有競爭力了我盡量在可及的范圍內選個專業和學校,父母挺尊重我的選擇就是沒事頻繁提及本地的某所學校有多好。我多獨立自主有個性一人,所以我在志愿系統截止前二十分鐘登上賬戶把志愿改成了現在的學校。
多好。
大學幾年,知識未必習得多少,但我卻逐漸深刻的明白,人生的每一次抉擇,都是命運的岔路口。
這句話這么庸常,我卻直到二十歲才算真正明白。
我們的人生軌跡,或許從那時起已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