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痛苦,看完《徐小平的識人之道》之后,我更明白一個人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有多么重要。
且不說成年人的生活不易,就連孩子的未來,也是讓人擔心?,F在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再過十年,當我的孩子走出大學校門時,他面對的不僅僅是與人的競爭,還有與人工智能的競爭。這個時候,雖然談規劃早了點,但是如果再晚一些,當他被一些不良習性沖擊的時候,那就要花更多的糾正自己。盡管有些虧不得不吃,有些挫折不得不受,可是如果在大方向上能穩穩地把握住,那么,一些小虧小挫折什么的就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經歷,翻不起什么風浪。
在《徐小平的識人之道》一書中,找徐小平咨詢未來的人,都是想要出國留學的人。然而,在他的仔細觀察下,發現其中一些人根本就不需要出國,他們需要的是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通過留學來獲取人們的認可,或者以為留學就可以找到幸福和快樂。
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一些是在社會或者商業上有所成就的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到底要走向哪里,更不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實現自己。徐小平仿佛是一個擺渡人,幫助那些行走在迷霧中的人重新認識自己,并且按照徐小平給出的方法在三到五年內就擺脫困境,重新活出生命的光彩。
“人生有五顏六色的價值觀,但一種價值一旦被你認可,你就可能一輩子追求這個價值而無怨無悔;世界有姹紫嫣紅的思想,但你只要接受其中一種,你就能夠終生信奉它而至死不渝。人類為信念而活。但是,不同的價值和思想,不僅決定了人們幸福的意識、快樂的程度、生存的質量,還決定了我們對于‘成功’‘失敗’‘希望’‘絕望’這些對于當代中國人而言至關重要的目標的定義和解讀?!薄煨∑?/p>
價值觀,是在實踐中慢慢形成的。所以,一個人應該在最有理想的時候,應該腳踏實地,在實踐中增加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和人脈。
一個人要有理想,但不能只有理想,還應該多想想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我呼吁每一個青年人,努力尋找社會需要什么,而把自己的需要跟社會需要相結合,把羽毛和大地結合起來,每一個人一定要和這個大地,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煨∑健?/p>
一個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應該學習這樣一種能力:把知識和經驗“變現”的意識和能力。他應該能明確地認識到,應該使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獲得就業能力,取得謀生手段。
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先謀生,再謀愛。
成功者的定義,其實很簡單:一個在自己熟悉和喜歡或者不喜歡但熟悉的具體領域里穩定謀生的人。在這里,“穩定謀生”能力是最重要的思想。穩定謀生能力不是指穩定的工作崗位,而是指在任何同類工作崗位上,都能穩定勝任工作的能力,以及根據工作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適應挑戰的謀生能力。——徐小平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再花幾年的時間來好好和孩子說說規劃人生這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