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人:黃愛瓊
【日期】2018/5/13
《好好聽話》【頁數】P16-19
【感悟】
1很多時候講道理,根本無濟于事,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所以說,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傾聽,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即使只有片刻,只要長時間的去練習,我們就能越來越靠近對方,才能真正的幫到對方。
2結善緣就從好好聽話開始。
《好好說話》【頁數】P19-26
【感悟】
1)對人說話要懂得隨喜別人。
2)對人說話要有善心。
3)說話要講究口德,我們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要好好的修繕,心,悲心喜心,舍心,這些信念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好話。
? ?
讀書人:李薇
2018/05/13讀書筆記
<<好好聽話>>一1.好好傾聽。也是一種幫人知道。換個角度,當我們遇到生命的困境時,我們也希望遇到愿意傾聽自己心聲的人,愿意理解自己的人。
2.結善緣,從好好聽話開始。聽別人講話,實際上是自己的心在與人交流。
<<好好說話>>一1.胸懷喜心、舍心。對人說話要懂得隨喜別人。對人說話要有舍心,布施的心。
2.內心刻薄,才會嘲笑別人的短處。留口德,積口德。3.脫口而出,實際上是“心”在脫口而出。好好的修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這些心念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好話。? ? ? ?
讀書人:袁平? 2018/05/13
《好好聽話》【頁數】P16-19感悟】
1很多時候講道理,根本無濟于事,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所以說,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傾聽,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即使只有片刻,只要長時間的去練習,我們就能越來越靠近對方,才能真正的幫到對方。
2結善緣就從好好聽話開始。
好好說話》【頁數】P19-26
【感悟】
1)對人說話要懂得隨喜別人。隨喜是快樂生活的一個重要法門。
2)對人說話要有舍心—布施的心。舍,不是放棄責任,他是放棄內心的那個執念
3)內心刻薄,才會嘲笑別人的短處。說話要講究口德,我們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脫口而出,實際上是心在脫口而出。言為心聲,不要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做到言行一致。就要好好的修心,喜心,舍心,這些信念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好話。
讀書人:林娟? 2018/05/13
《好好聽話》1. 聽別人將要說的話講完,是最對人最起碼的尊重。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2.聽話的藝術,一是聽話不要聽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就是不要先入為主。3. 好好傾聽,也是一種幫人之道? 安靜的傾聽別人的講話,比給她講大道理好,因為有時候人就只需要找一個口,需要將自身這種情緒引出去。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去接納,即使只有片刻。
《好好說話》1. 人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的問題。2.看破不說破擁有這樣智慧的人是需要潛心學習,精進修行。
3.人這一生中,要修說話之道就是要修煉自己怕行為、語言、心,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修慈悲之心。因為人性有很多弱點,有時不能覺察,就會在不經意間不自覺的將痛苦添加到別人心里。? ? ? ? ? ? ? ?
2018/5/13讀書筆記
《好好聽話》頁數:P16-19
【感悟】
1.好好傾聽,也是一種幫人之道。如何做到正確的傾聽呢?就是需要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認真的聽取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結善緣,從好好聽話開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不能因為某個人講話講得不好,就認為他沒有這種能力,語言往往只能是表達出新的思想,深刻的部分是要靠內心去體悟的。
2.聽別人講話實際上是自己的心在與別人交流,如果我們對別人,表現出排斥抵觸,那對方也是能感覺到的。所以當別人在表達,在說話的時候,我們要認真的聽話
《好好說話》
頁數:P19-26
【感悟】
1.菩薩的說話之道二:,胸懷喜心、舍心。告訴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去贊揚別人
2.我們在日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放下自己的一個執念。我們常常會說,相由心生,就是其實內心的一個,清澈無瑕,和胸懷是特別重要的,他其實也會影響到我們,說話之道,因為我們說出的話都是從心出發的,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內心一定要美好,不能夠刻薄。
3.看破不說破
? ?
讀書人:徐詩淇
【日期】2018/5/13
《好好說話》—看破不說破【頁數】P13-14
感悟:看破而不說破是一種修養,是口德的升華。更是關系中的高素質。
《好好聽話》—聽別人把話說完【頁碼】P14-15
感悟:只有聽別人說完,你才明白別人想表達什么,還記得昨天說的,聽到一聽懂一聽明。如果你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你絕對涵養不夠,做一個高素質的人。先從尊重別人開始一一聽別人把話說完。
讀書人:李芬? 2018/05/13
【日期】2018/5/13《好好聽話》
頁數】P16-19
感悟】
好好傾聽,也是一種幫人之道。如何做到正確的傾聽呢?就是需要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認真的聽取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結善緣,從好好聽話開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不能因為某個人講話講得不好,就認為他沒有這種能力,語言往往只能是表達出新的思想,深刻的部分是要靠內心去體悟的。其實聽別人講話實際上是,自己的心在于,別人交流,如果我們對別人,表現出排斥抵觸,那對方也是能感覺到的。所以當別人在表達,在說話的時候,我們要認真聚精會神的聽。
【日期】2018/5/13《好好說話》
頁數】P19-26
【感悟】
菩薩的說話之道二:,胸懷喜心、舍心。這個呢,其實就告訴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去,贊揚別人.小新其實就是,嗯,告訴我們在日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放下自己的一個執念。我們常常會說,相由心生,就是其實內心的一個,清澈無瑕,和胸懷是特別重要的,他其實也會影響影響到我們,說話之道,因為我們說出的話都是從心出發的,所以呢,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內心一定要,美好,不能夠刻薄。
? ? ? ? ?
讀書人:張曉濤 2018/05/13
《好好說話》看破不說破
看破不說破,太需要智慧了。需要我們有慈悲心,包容心,有愛護他人的大愛之心。
同時這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有些話,不需要點破,讓我們就爛在肚子里。
《好好聽話》聽別人把話說完
我們之所以會經常打斷別人,是因為自己內心的焦慮。聽話的藝術歷史,不要聽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的話語上,先入為主。否則溝通不暢,而且對別人不尊重。放平心態,耐心傾聽。
讀書人:周志英
【日期】2018/5/13
《好好說話》—看破不說破【頁數】P13-14
感悟: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犯看破還要說破,而且還說得很難聽,其實真正有智慧的人,就屬于那種看破而不說破的人。
《好好聽話》—聽別人把話說完【頁碼】P14-15
感悟:現實生活中,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其實背后還有更深刻的原因—焦慮。聽話不要聽一半,不要先入為主,否則,就會失去獲得真相的機會。
? ?
20180513
讀書人:官必珍
《好好聽話》
【感悟】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有能力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我們遇到生命的困境時,我們也希望遇到愿意傾聽自己心聲的人,愿意理解自己的人。
《好好說話》
【感悟】當別人過得比我們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隨喜,要真正的替別人感到高興,這樣自己才會獲得快樂。好好的修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這些訓練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話。
讀書人 :黃連妝
2018/5/13
《好好說話》
1.好好傾聽,也是一種幫人之道。
2.傾聽可以幫助別人緩解痛苦和壓力;很多時候講道理根本無濟于事,因為對方道理都懂、都了解。當然在傾聽中,適時的勸未一兩句也很必要;但更多時候,還是要靠傾聽。
3.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有能力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即使只有片刻。只要長時間地去練習,我們就會越來越接近對方,才能真正地幫助對方。
《好好說話》
1.菩薩說話之道: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
2.我們要想學到佛陀的說話之道,就應修煉自己的身、語、意、也就是行為、語言、心,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修慈悲之心。
讀書人 :李秋會
2018/5/13
1.很多時候講道理,根本無濟于事,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所以說,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傾聽,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即使只有片刻,只要長時間的去練習,我們就能越來越靠近對方,才能真正的幫到對方。
2.結善緣就從好好聽話開始,是實際上是自己的心在與人交流。
《好好說話》
1.對人說話要懂得隨喜別人,說別人喜歡聽的話。
2.對人說話要有舍心。
3.說話要講究口德,我們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要好好的修繕,心,悲心喜心,舍心,這些信念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好話。
讀書人:林娟? 2018/05/13
《好好聽話》1. 聽別人將要說的話講完,是最對人最起碼的尊重。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2.聽話的藝術,一是聽話不要聽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就是不要先入為主。3. 好好傾聽,也是一種幫人之道? 安靜的傾聽別人的講話,比給她講大道理好,因為有時候人就只需要找一個口,需要將自身這種情緒引出去。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去接納,即使只有片刻。
《好好說話》1. 人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的問題。2.看破不說破擁有這樣智慧的人是需要潛心學習,精進修行。
3.人這一生中,要修說話之道就是要修煉自己怕行為、語言、心,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修慈悲之心。因為人性有很多弱點,有時不能覺察,就會在不經意間不自覺的將痛苦添加到別人心里。
20180513,讀書人:張杰君
《好好聽話》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有能力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去理解,去接納。我們遇到生命的困境時,我們也希望遇到愿意傾聽自己心聲的人,愿意理解自己的人。
《好好說話》當別人過得比我們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隨喜,要真正的替別人感到高興,這樣自己才會獲得快樂。好好的修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這些訓練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話。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