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這么一個地方,讓你不敢踏足;是否有那么一段回憶,讓你不敢提起;是否有那么一個人,深深地扎在你的心里。逃避,似乎是你唯一自我救贖的方式。時光飛逝,這種感覺卻絲毫沒有消逝。
《海邊的曼切斯特》就講訴了這么一個輕微致郁的故事。把抑郁的事生活化講述,就像曼徹斯特陰冷的海。
最好的生活類電影,穿插回憶的敘事手法讓兩個小時的電影感情基調上下起伏。叔侄倆各自面對各自的失去,親情恬淡而走心。沒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徹斯特陰冷的海,就這樣被瑣碎和小幽默一點點填滿。
說實話,這個電影我看了兩遍,第一次只看了不到二十分鐘就關了。對Lee的生活方式我很不理解。
在波士頓做管理員的Lee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領著最低的工資,做著無休止的雜活。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里Lee都是板著臉,似乎快樂和開心被抽離的他的身體。甚至當收到摯愛的哥哥Joe因心臟病發作而去世的消息時,他嚴肅陰沉的臉上也沒有增加更多的悲傷。沒有一點生活情趣,被搭訕也是尷尬收場。在酒館里居然因為鄰座人看了幾眼自己而大打出手。
這簡直和現在宣揚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背道而馳了嘛。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人設。
仔細想想,那個我不能接受的場景和真是的生活又是那么的相似。畢竟被宣揚的永遠都是最缺少的。
再看電影時,比第一次多了一點好奇。
在Lee回到曼切斯特后,發現自己被指命為侄子Patrick的監護人。影片的主線也在這兩個角色中展開。
原來曼切斯特是Lee生活多年的地方。在這里,Lee有妻子、有孩子、有親人、還有一群朋友。在這里生活的Lee還會笑會開心。直到一場大火,帶走了她的孩子,也帶走了他心里所有的東西。從此Lee開始了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離開曼切斯特勢在必行,但這似乎只是他為了逃避過去、隱藏悲痛所找的借口。
就像曼切斯特承載著Lee的悲痛一樣,這里也承載著Patrick的青春。Lee不愿搬回這個有著太多回憶的家鄉,而Patrick不愿拋棄他的生活與朋友,跟Lee遠走他鄉。
其實在照顧Patrick的同時Lee已經開始了變化。看著Patrick教女友開船的時候,Lee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從會議開始的連沙發都不愿意買,到后來在波士頓重新找了一個可以讓Patrick小住幾天的房子;對一切都不感興趣的Lee,在和侄子走路的時候玩起了丟球。
只是這一切還不以支撐他在曼切斯特生活下去。
Lee的隨身行李很少,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孩子的照片。波士頓也好,曼切斯特也好,Lee都把她們擺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因而Patrick在一進屋子里就看到了這些照片。
Patrick看照片的這個鏡頭長達20秒,一度以為電影卡了。
某次做飯間隙的休息中,Lee夢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話無疑是對Lee的又一次打擊。
最終Lee把Patrick托付給了朋友,而自己會到波士頓。Lee鼓足了勇氣告訴Patrick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了Patrick因為放不下,所以不能留在曼切斯特生活。
影片用釣魚開始,用釣魚結束,是不是多少意味著事情正在一點一點變好?
電影就此結束,但Lee的生活并沒有結束。擺脫還是沒有擺脫都已經不再重要。
冷漠的軀殼里,是撫不平的傷口和解不開的死結。有多少人心里藏著一段回憶,用逃避的方式自我救贖。
沒關系,忘不掉就忘不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