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誰說了這么一句話:“每個到深圳打拼的人,其背后都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曲折動人的故事。”這話雖然說得有點絕對,但在我三年前的單位一個朋友身上,卻是應驗了。
至于我這位朋友的曲折故事,是一天與她聊天的時候知道的。
“劉老師,你這么年輕就考進編制教師的隊伍里了,真是厲害啊!對了,你原來是在哪里教書的呀?是一畢業就考到我們學校來的嗎?”我先贊美然后問道,因為我知道,要考上編制教師,非常不容易,不但要筆試,還要面試,簡直是要脫層皮啊!其中的艱辛,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絕對體會不到的。
“沒有啦!我原來已在某地教了一年了。”她答。
“某地?那地方離我們深圳可是有點遠呢!你后來為什么又到深圳來了呀?”我好奇地問道。
“是這樣的,我在某地做代課老師那一年,參加了當地的市教育局舉行的編制教師的招考。那一次考試,只招一人,我筆試成績第一,面試成績也是第一。”她答,語氣出奇地平靜,沒有一絲的驕傲和自豪的神情。
“既然當時這么厲害,那你不是考上了嗎?為什么卻還要跑來深圳呀?”她平靜的語氣和表情,讓我更加地好奇了。
“因為后來教育局的人打電話告訴我說,我的資格審查不過關,一切成績作廢,改由第二名補上。”她答。
“資格審查不過關?那是哪里出問題了呀?”我越發奇怪了,急忙追問道。
“他們說,因為我當時的檔案放在教育局里,不屬于應屆生的身份,而那次考試的招考對象是應屆生。”她答道。
“哦,既然要求是這樣,那你也只好認命了。”我這樣安慰她。
“可是,你知道嗎?我當時真的非常非常地傷心和郁悶!”她補充說道。
“哦,為何?你不是條件不符合嗎?”我又問。
“是,我條件是不符合。可你知道嗎?他們通知我的時候,招聘的結果已在網上公示一天了。當時,我正在外面高高興興地旅游慶祝呢!最為讓我悲憤的是,在結果在網上公布的第二天,我就向我原來的學校辭職了。可當我接到他們說我條件不符合的通知時,已是8月下旬,就快要到開學的時間了。你讓我到哪里去重新找學校呀?你說我能不郁悶和傷心嗎?”她又答。
是啊!對于一個人來說,一樣東西,如果之前就沒有得到過,即使后來盡力了仍然沒有得到,他也許不會很傷心。但最悲催的是,你最想要的東西,你剛得到不久,卻又被奪去了,能不讓人郁悶而悲痛欲絕么?在這個世界上,估計沒有什么比得到后不久又失去更令人悲傷的了。
“確實也是。既然資格不符合,他們為什么不早點告訴你呢?弄得你找工作如此被動。對了,那后來你又找到哪間學校去了呀?”我繼續問道。
“后來?后來那邊局里的人,對我的落選也覺得很惋惜,因為,畢竟,我是筆試和面試都第一。于是,他們就幫我安排了另一間公辦學校讓我去當臨聘老師,并讓我趕緊把檔案調整好,等待下一次的招考,也算是給了我一個安慰。”她答,“可是,在下一次的招考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我看到深圳這邊有招聘考試,就來參加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參加,一不小心又考了個筆試第一。”
“不過,經過某地這件事之后,我相信你對這次深圳的考試成績,心態上肯定會比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吧?”我又問。
“是的,因為某地事件讓我明白了這樣的一個道理:人生無時無刻不充滿著變數,很多東西,沒有真正到最后一刻,都仍然有變數。所以,經歷這件事情之后,不管對什么事情,我的心情都變得異常地平靜,靜得就像老家那片無風的湖面。像這次在深圳招聘考試中,我的筆試又拿了第一,別人都為我高興,可我卻在心里說:這只是筆試,還有資格審查關呢!等到我資格審查關通過了后,我又在心里說:還有面試關呢!等到面試又拿了第一后,我又心想:還有體檢關呢!及至體檢沒問題了,我又在心里說:名單還沒正式公示呢!及至名單在網上公示后,我又在想:要等公示期過了沒問題后才行呢!最后,在確定我的公示期真正過了沒問題了,我才算是真正放下心來。”她答。
“哦,那你感覺深圳好還是某地好呀?”我繼續問道。
“當然是深圳好啦!”她答。
“為什么呀?是不是深圳的工資比某地的高呀?”我又問。
“是的!某地的工資,當時正編也只有6千多一點,而深圳這邊,則比某地多一些呢!”說這話時,我終于在她的臉上看到了笑容,一種幸福的笑容。
“這么說,你是因禍得福啦!不過,你也確實是牛,兩次參加考試,筆試和面試竟然都是第一,不簡單啊!能否告訴我,你是如何做到的嗎?”我發自內心地贊嘆道。
“道理很簡單,很多人一旦失敗了,往往就灰心喪氣怨天尤人,有的甚至從此一蹶不振,停止前進。而我不一樣,因為,當我失敗的時候,我的姿勢,仍然是向前奔跑的!”朋友聽到我的夸獎,只淡淡地說了這么一句話。
朋友第二次的考試經歷,正印證了老子說的另一句話,那就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是的,禍和福從來就是一對關系很鐵的好鄰居,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過。套用西方的那句經典名言來說,就是當上帝對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也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人生,就是這么奇怪,當你“塞翁失馬”時,又“焉知”就不是福呢?所以,在人生的路上,不管發生什么事,我們的心態都要擺正,繼續保持自己奔跑的姿勢。當然,如果你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了。
而朋友的這個鮮為人知的傳奇考試故事,也告訴我:真金不怕火煉,是金子,放到哪里都會發光的,就像太陽不可能會一直被烏云遮住一樣,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