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在小米上班時,團隊里有個產品經理,工作很認真,地鐵上在看書,平時也都在學習,烹飪、攝影,玩得不亦樂乎。有次團建時,他說自己也是經管畢業的,后來自學的計算機,從基礎工作做起,現在當上了小米的產品經理。
因為挺敬佩的,偶爾會看看他微博,有次他問“怎么能讓自己不說‘嗯’?”下方無人回答。嗯,我也有這個困惑。
02
有個關系很好的同事,之前在上市公司做過2年時間客服,她很努力,職業素養培養得很不錯。后來在做新工作,跟客戶發生一些不愉快時,會經常不自覺地說“抱歉”。因為在同一個部門,所以我也會影響著總說“抱歉”、“不好意思”,我以為這是職業素養,但時間長了,自己心里反而會越來越重。
03
在公司里,曾經的領導離職了。離職前,一起約著吃了個飯。飯桌前,我說我們部門之前的四個人關系都很好,曾經一起泡溫泉、聚餐、心比心的聊天。但現在工作太忙,就沒有跟大家多溝通,我心里會有強烈的愧疚感。你們有嗎?他們表示驚訝,笑著搖頭。
04
跟峰哥處對象三年來,他一直都瘦,175m的個子,體重基本在100-110之間徘徊,從來沒上過110,100也下不來了。一開始,我沒當回事;后來感受到做女朋友,有讓他胖起來的責任,所以想各種辦法,察覺他吃飯的方式還能怎么改進,買全職奶粉、蛋白粉,每天早上煮粥吃早餐,一加班就提醒他一定要吃晚飯,讓他健身鍛煉等等,各種方式都試了后,還是沒效果。
這個結果真崩潰,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愧疚感中,認為胖不起來都是我的責任。后來我察覺到一個外在原因——如果他自己不主動求變,嘗試的各種方式都會持續不了很久。不過我也沒辦法,只能干著急,帶著愧疚感等待他的改變。
05
今天下午我來到了一個咖啡館,咖啡廳很小,所以館長特意在一面墻上都裝上了鏡子。來咖啡廳,本來就是希望能有個地兒,沒有塵事,暖暖心。可她倒好,直接讓你赤裸裸地對著鏡子里的自己敲字。我別扭半天,10分鐘后才按捺住。
大三之前,我都不愛照鏡子,準確地說是不敢,極度自卑。小學時,一照鏡子,就嫌棄自己眼睛長得不好看。初中時,不關注眼睛了,關注自己胳膊上毛多,嫌棄自己三年,硬是在每年夏天都不穿短袖,即使再熱也是長袖長褲,一點不討喜。高中和大一大二不嫌棄自己毛多了,因為有脫毛膏,但又嫌棄自己皮膚差,還長斑,不敢天天盯著自己的缺點看。
所以從小到大家里的鏡子離我很遠,或者都不在乎有沒有,因為怕照。
現在好了,盯著鏡子看自己10分鐘都沒問題,因為不懼怕那個滿是缺點和優點的自己了。
06
最近我借調一個新項目組,其中一項工作內容就是模仿古典老師的語氣敲出文案。剛開始,我寫了幾版,總被拍回去,說太幼稚。又有一次,我模仿古典老師寫,被淼哥一頓批,說我語氣太怯了,古典不是這么說話的。本來我臉上有點掛不住,但看她痛心疾首的樣子,我也有點過意不去。
我靜下心來,腦中就想象一個場景: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古典老師如果要對我說這種意思的話,他會怎么表達,他會用什么樣的語氣和詞匯,表達什么期許。這樣感覺就出來了,文字也就自然了。
原來,怯與不怯,只要靜下心來,就可以做到。
07
我是個喜歡在別人傷心時給打氣的人。有次,我室友又遇到一個難事,我同樣地對她說,“其實你很棒,相信自己,這次也能度過這個困難!”說出這句話,仿佛頓悟了:為什么我那么毫不懷疑地相信別人有能力做到,卻不相信自己也可以?
之后,我變成了自己的鼓勵師,失敗了我會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做對了獎賞自己、在心里為自己鼓個小掌,總之,我怎么開心怎么來,愉悅自己最重要。
馬云說,創業時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兒,因為創業本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再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根本堅持不下去。人生也是這樣。
有次柴靜在方所演講時,有人問到她婚姻的問題時,她沒直接回答,她說小時候,我住大院,左鄰右舍總是會來我家問很私人的問題,柴靜最近考試怎么樣、有沒有談男朋友等,當時她沒有辦法阻止這種狀況,而現在她可以選擇自己舒服的狀態活著,自己舒服就好。說完莞爾一笑。那個狀態我很喜歡。
08
在人生這幾十年里,不被環境改變就已經很不錯了,若還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
前段時間,《超級個體》有位朋友留言:最近一直受益于一句話,接納是改變的開始??吹竭@句話,我也豁達了。不接納現在的自己,每往前走一步,仿佛就有很多失敗的自己在拖著,就像總活在愧疚感的人,要想表現得自信,其實需要付出更多。
有一次,我問古典狀態不好時他會怎么做,他說認慫、找人聊。他也把認慫排在第一。接納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就是做不好現在這攤活、接納自己就是沒法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接納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還是這個慫樣,接納后,其實你的視角是上了一個臺階。
真正的強大,不是去征服什么,而是能夠承受什么。 一般,我不會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動,而會為默默承受,不斷努力的自己動容?;蛟S成長就是這樣吧,無法立竿見影,只能深一腳淺一腳,笨拙地前行,不停下,在前方才能看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