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來夫人的情人》[英] D·H·勞倫斯
縱使赴湯蹈火,也要自由愛一場
常言道,只有女人方才了解女人,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反倒是男性的視角來寫一本女性的書,揣摩女性的心里路程,更鞭辟入里。
今天我們就是要借著勞倫斯筆下的查泰萊夫人,來解析一個女人在婚姻和愛情之中的真實狀態,說得更直白一些,是什么讓出軌成了一個女人唯一的選擇,讓婚姻變成徹底的墳墓?答案其實人人皆知,我也不想故弄玄虛,這不單是用于女性,男人出軌的理由翻來覆去也無非那兩點:第一是婚姻生活不幸,第二,對的那個他出現了。
只是托爾斯泰說得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唯獨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就讓我們走進查泰萊夫人的家庭,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兩個答案。
婚姻生活不幸福的第一點:性生活上的不和諧。
年輕人可能無法體會,也羞于明白這一點對于婚姻生活的重要程度,但你要知道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性不僅僅是人類繁衍的本能,更是男女之情的升華和穩固,也是彼此靈肉合一的渠道。
在電影《美麗人生》中,就有男主角對女主角這樣一段告白的話:“你想象不到,我多渴望和你做愛,不僅做一次,是做完又做,一生一世”。愛的極致,就是想要徹底的擁有對方,愛的盡頭,就是鮮活美好的性。對于查泰萊夫人的而言,她不是一個一無所知的女孩,而是一個成熟、早已嘗過禁果的女人,她的丈夫因為戰爭而喪失了性能力。
你知道的,男人往往對于自己的性能力有著異樣的看重,他們有多在意這一點,在喪失性能力后對于妻子的愛就有多扭曲,所有人都眼睜睜的看著查泰萊夫人的寂寞獨處,漸漸枯萎。
所以有時候,一個女人的婚姻關系好壞,性生活和諧與否,你是能從外貌和狀態上窺見一二的,也就是所謂的相由心生。試想,如果一對夫妻既沒有孩子作為紐帶,彼此又無法訴說最親密的性需求,在外面戴著面具生活,回家也不能脫下面具坦誠相對,那這種痛苦將伴隨他們的婚姻關系,永無止盡,也就是所謂的同床異夢。
婚姻不再是相互依偎的港灣,反而令人愈發孤獨。單就這種原因,已經讓一部分人選擇出軌乃至離婚。
婚姻生活不幸福的第二點:付出的不平等。
我想絕大多數女孩在進入婚姻后碰到丈夫性無能的情況,第一反應也會和查泰來夫人一樣,出于善良的本性,出于愛的責任感,下定決心去照顧和遷就丈夫,只要是和這個人一起度過用余生,怎樣都好。
于是勞倫斯寫到,查泰萊夫人“七點起床,隨即下樓去伺候克里夫,她必須為他處理所有貼身的瑣事,因為他沒有男仆、又不肯用女傭。管家太太的丈夫從小認識他,會幫他做點粗重活兒,可是唐妮親手料理他的私務,她心甘情愿打點一切,對她這是一種要責,但她自己也想盡可能的幫忙。
所以她一向很少離家,就算離家也不超過一、二天。她不在時由女管家柏茲太太照料他。日子一久,他把這一切伺候視為理所當然,人家理該伺候他?!逼鋵嵨易x著讀著,是有一絲驚悚的味道在的,百年前的女性,和今天的我們又何其多的共同之處。
想要維持一段良好的婚姻,往往需要有一個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放棄自己的事業和人脈,卻投身于家庭生活,肩負起那些瑣碎,而這個角色的扮演者,不知為何總是女性。
而在漫長的付出里,女人們面臨的不是丈夫的感恩,反倒是背叛,他們開始嫌棄困在家庭和廚房的妻子不修邊幅,日漸發福,開始厭惡妻子無法與時代接軌,卻忘了她們哪有閑情逸致去經營自己。難怪有人說,男人所說的我養你,就是婚姻最大的騙局。
所以說,在對別人好之前,先要對自己好,愛己才能愛人,一味的付出,還得不到對方的認可和反饋,有時甚至被挑三揀四,當做理所當然,付出者的心理壓力又該如何紓解?出軌,有時也是一種放縱。
婚姻生活不幸福的第三點:三觀的背道而馳。
婚姻不幸福的本質,就是兩個人對彼此的毫不理解,全然錯位。查泰萊夫人在這邊痛苦掙扎,那邊的丈夫克利福,開始全心全意的追名逐利,全然不顧妻子的感受。
為什么呢?我們在之前就說到過,男人往往重視自己的性能力,并將其上升為尊嚴的地步,而一個失去性能力的男人,必然要在其他方面找回自己作為男性的尊嚴。為此,克利福不僅希望查泰來夫人去找個情人滿足性需求,甚至覺得妻子可以和別人生個孩子來繼承自己偌大的家產。
這看似為查泰萊夫人著想的背后,是全然的自私,他要的不是妻子的幸福,而是查泰萊夫人這個名號永不變更,以此來彰顯他們名存實亡的完美婚姻。放在現實生活里,克利福倒是做了很多妻子做的事,丈夫日漸往上爬,外面彩旗飄飄,家里的妻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有只要正宮不倒,其他的女人怎么也翻不起浪的氣定神閑,這樣的婚姻幸福嗎?答案,你我都心知肚明,有時候只是咬著一口氣而已,要這個家維持無懈可擊的外殼,寧肯人前顯貴,人后受罪。
在感情上,女人其實很少需要一些虛名,人人都說女人是世界上最難理解的生物,最聰明,最愚蠢,最癡情,最絕情,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女性的身上,但他們要的其實不多,查泰來夫人要的是什么呢?無非就是真心,無非就是愛這個字。克利??梢圆唤o她完整的夫妻生活,但至少要給她足夠的關愛,足夠精神上的交流,讓查泰來夫人有勇氣面對一切。
只可惜他不僅沒有給,還蔑視妻子的一腔真情,假惺惺的暗示她可以出軌,甚至將少有的感情,也交付給伺候他的女仆,這個男人到底是尊嚴最重要,他們想要的,是仰視,而非理解和看透。
婚姻不幸福的第四點:更適合你的人總會出現。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沒有好的皮囊,別人根本不會發現你有趣的靈魂。這放在康士丹斯和情人密勒斯的初次相遇,恰如其分。此時,我已不愿用查泰萊夫人來稱呼女主,倒不如用回她自己原本的姓名,叫她康士丹斯。在對婚姻生活徹底失望后,康士丹斯更加頻繁的想要離開困住她的堡壘莊園,她躲到了森林自然里,并在那遇到了密勒斯,也就是她丈夫的守園人,一個和她完全不在一個階級的男人。
可以說,真正的愛情,要具有的第一個標準,是宛若同一個靈魂般的契合。我們不難看出密勒斯和這個社會的格格不入,并且倍受打擊,所以他選擇獨居在這片野林里,隔絕欲望和塵世,早已對婚姻愛情失望透頂。這和康士丹斯此刻的狀態不謀而合,她的孤獨不幸,也同樣沒有人能懂。
理解這個詞,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然而這茫茫人海,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理解你,那一刻的感覺,不啻于靈魂飛度,此生圓滿。所以性欲和肉體都只是一個引子,當他們真正做了愛,補全了彼此的不完整,給對方注入了嶄新的生命,愛情方才從他們的身體里誕生,更讓他們煥然新生。
這樣的出軌,是對以往的生活進行一種清算和決裂,早已過了三從四德的年代,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是一種累贅,何不一拍兩散各自尋找新的救贖和生活呢??凳康に褂兴约鹤非笮腋:妥杂傻臋嗬?,但很讓我記憶深刻的,卻是康士丹斯勇敢的條件,因為她本身就有富足的家底,她并不是依附克利福生存的菟絲花,即便離開了克利福,她的生活也照樣瀟灑,說來說去,女人在經濟上的獨立,在各方面的獨立,才是幸福的底氣。一個人都能活得很好,才能追求活得更好。
感悟:女人在經濟上的獨立,在各方面的獨立,才是幸福的底氣。一個人都能活得很好,才能追求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