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快說有p快放版:
問題1:據說這部音樂劇音樂和舞蹈很炫,但劇情很緩慢,你睡著了么?
睡著了,但是后來音樂一驚一乍的,把我倆嚇醒了。
問題2:在情人節上映的電影,男女豬腳經歷了分手而且終于沒在一起是為什么?
年輕人要少過洋節,把談情說愛的時間都用來去追求夢想,比如為了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問題3:你還發現了什么細思極恐的小咪咪?
我是單身狗,沒見過什么小咪咪,如果有大咪咪請聯系我。
叨b叨叨叨版:
問題1:據說這部音樂劇音樂和舞蹈很炫,但劇情很緩慢,你睡著了么?
沒有睡著。因為兩個字:共鳴。
女豬腳的人設是在夢想和現實中掙扎一心想實現夢想但連工作也找不到的大齡女青年。
從小懷揣夢想:因為姑媽和家住在影視劇拍攝區的緣故,從小就被演員夢不斷的輪奸 ,這比星爺在《喜劇之王》中隨身帶了幾十年《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給人的沖擊還要墻裂,總之,女豬腳就是他媽的想當演員。
一心追夢但飽受打擊:輟學,咖啡館打雜賺生活費,一遍遍去試鏡,被無視被鄙視,受到有劇可演的女朋友們的刺激,受到每天來找她買咖啡的大腕們的刺激,受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獨角戲自己租場子也沒幾個人來看的刺激。昂,故事講到這,這不是很稀松平常的一個找工作的應屆生的日常嗎,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女豬腳的顏值確實比我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看到女豬腳長得這么好看找工作也很費勁,剛被秋招蹂躪過的我就放心多了,逃),當然,如果女豬腳再加上這樣一個前綴:單身狗,就更能引起無限的共鳴了(拋開讓耳朵懷孕的音樂,故事情節著實緩慢,但沒有不舒服,原來是這一層共鳴在作祟)
問題2:在情人節上映的電影,男女豬腳經歷了分手而且終于沒在一起是為什么?
矮大緊老師有一句名言:人生的100分=自由+愛情,你有10分給愛情,你就可以享受90分的自由;你把90分給了自由,就要忍受10分的愛情。
男女豬腳的自由,即是追求夢想:男豬腳愛玩的爵士,是沒有樂譜的即興創作;女豬腳追求的演員夢,是自編自導的獨角戲;兩個追夢的靈魂因為彼此心志的相似性走到一起,但愛情本就是彼此遷就,彼此犧牲,去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去換取兩個人的愛情。男豬腳是一個彈鋼琴吼吼的胡茬瓜子臉大叔,是一個爵士樂的布道者,對自己鐘愛的傳統爵士樂有近乎處女座的潔癖(里面提到的樂隊和歌手恕我直言愛誰誰我不知道)但男豬腳因為要與女豬腳組建家庭的經濟壓力,而選擇去接受本不喜歡的電音樂隊鍵盤手的工作,但這犧牲恰恰讓女豬腳覺得不可忍受了。電音樂隊風生水起,上帝說要有面包,于是就有了面包,男豬腳沉浸在隨之而來的鮮花和掌聲中。
這時,女豬腳站起來說:上帝說要有夢想。
男豬腳說:別鬧。
女豬腳說:上帝說要有夢想,狗別慫。
男豬腳說:狗再叫。
女豬腳說:狗別慫。
男豬腳說:狗再叫。
女豬腳說:狗別慫……算了,狗慫了,分手吧。
后來,男豬腳想通了,甚至還想出了一句阿信老師的歌詞:人沒有夢想,豈不跟咸魚沒有兩樣。是啊,去追夢吧,去全新全意的追求夢想吧,不要浪費感情在我身上,我為了你會去電音樂隊,指不定你為了我要放棄什么劇本,罷了罷了,送你去追求你100分的自由。
對啊 ,如果他們在一起的話,男豬腳或許開不成seb's club,女豬腳或許成不了superstar。
問題3:你還發現了什么細思極恐的小咪咪?
ps1:傳統爵士樂的落寞與電子音樂的大行其道。這不禁讓我浮想聯翩,歷史像車輪,滾滾向前一騎絕塵;文化卻像黃河,在流動中保有一些積淀。當一些積淀不斷被新的浪沙掩埋,有些人就不服了,要為自己心中的金子打抱不平,要站出來把手上的金子不斷接力下去傳給后人。是啊,從相聲話劇到憤怒的搖滾民謠,從民間手工藝到嚴肅文學,一些藝術家們在文化傳承方面遇到了大難題,我們覺得好,但是大家不覺得好,我們要按照大家喜歡的方式去調整,但調整了就不是我們原本的藝術了,但不調整大家不會買賬。如何把握適應大眾和堅持本色之間的平衡,如何在不景氣的時期堅定扛起心中的相聲/搖滾……等大旗。
這又讓我想起在面對“今日頭條”推送滿屏的低俗色情暴力新聞時,張一鳴曾為自己洗地:我們是一家技術公司,而非媒體公司,我們不生產內容,只提供渠道。張這波把鍋推給了內容生產者,是你們生產的內容不好,大眾點擊率不高,休怪我們不推送。但人性是有其假惡丑有其貪嗔癡的一面的,我們通過教育引導青少年盡量養成不那么壞的三觀,如今互聯網規模效應到了如此地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不僅要讓用戶得到他想看的,而且也要給用戶他們應該看的。
so,處在新時代的老藝術家們,在無腦直播盛行的時代里,請拿出00后不休不眠直播的意志來繼續搞活那些快被我們忘卻的藝術,我給你們鞠一躬。
ps2:畫面很美,按季節推進劇情,冬-春-夏-秋-冬,女主角三餐四季都美得不行,后來我發現了原因:因為她不怕冷,一年四季都穿裙子。
ps3:故事最后男女豬腳YY了一段他們既完成了夢想又獲得了愛情的美好場景,這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兼得了,只能是在電影里,不,只能是在電影里面的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