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站在自身所處的角度闡述自己的理解,因水平有限,可能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歡迎交流,但拒絕攻擊。
在驗貨行業呆久了,接觸過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有悲傷快樂,也有陰晴圓缺,但總的來說深感這個行業的頹廢與沒落。大部分從業人員缺少一些核心,可貴的價值觀。綜合來說在知,能,愿方面做得不是很好。
知能愿三個字,很容易理解。
知:知道自己的角色與定位。
能:有能力完成和實現自己的角色與定位。
愿:有意愿,有動力去實施。
(1)知
接觸過很多人,包括和我有過合作的QC;群里默默的看聊所掌握的主流的價值觀和觀點(應該說大流才更確切,大流雖然人多,聲強勢壯,但不一定有道理);還有自己直接參與討論所得的感受,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以下列舉一些所聽所見的大眾對自我的認知 (僅限于驗貨行業):
· 兼職驗貨就是我的一個副業
·我就一兼職的,你還把我當全職來要求
·價格這么低,也就過去拍拍照就行了
·趕場子,今天去東莞,一單貨,看看有沒有順帶的
·我全能,90%的貨我都能看
·報告寫的好的人,都是沒花時間看貨的人,時間都花在寫報告上了,不信你看看那幾大公證行
·貨看好了就行,報告嘛,隨便寫寫,實在不行讓報告審核員去改
·價格不重要,去工廠搞個紅包就行
·有些公司的驗廠報告,太扯淡了,廁所蹲位都讓拍,有XXX用嗎?
·別說我不行,先看看你給的價格先。高價肯定活好…
所有種種不正確的認知,為后面發生的酸甜苦辣的故事,埋下了深深的伏筆。因為以上的種種認知是造就打醬油心態,雞肋心態的深層次原因。
在不同的場合,我們每一個人有各種各樣的角色。當一個人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不能為自己的角色清晰定位的時候,不能清晰的認知自己的時候。他后面所做的努力,只會事倍功半,甚至越努力,越得反效果。
當你的角色是一個驗貨員的時候,忘記你其它的身份。你要清晰了解,認可這個角色所要擔當的責任義務和權利。你要按照客戶要求,按時按質完成驗貨活動,并告知驗貨結論。
這個時候,你不是發明家,你不能去想拍廁所蹲位有XXX用。你不能去想,我就一兼職的,露個臉,拍個照,回家。你不能去想報告寫的好的人,肯定沒時間看貨,拍拍照而已。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發明家,自己很偉大,覺得拍廁所蹲位,兼職就是扯淡,有xxx用,你的內心是不是會很鄙視這家驗貨公司?
如果會,你是不是接下來還會發現這家公司其實除了拍廁所蹲位扯淡外,還有其他blabla扯淡的地方,進而否定和抵觸它,你還能正常的工作下去,履行自己的職責嗎?
如果你把自己定義為我就是一兼職QC,你是不是會不愿意給簡歷給對方看你的工作經歷?你到了工廠,是不是很沒歸屬感,你是不是從心底里就沒有覺得你現在的身份代表的是客人,是驗貨公司,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如果你把qc驗貨當成副業,你會全身心的投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嗎?如果你把它當副業來看,你能真正做到customer focus嗎?
如果你覺得所有報告寫的好的人,都是沒有真正看貨,而是花時間拍照而已。而自我定位是:真正看好了貨,只是報告寫不好而已。你現在是不是很鄙視前者?你還能心平氣和的去花時間向前者看齊嗎?還會靜下心來好好把報告寫好嗎?
當打醬油心態,雞肋心態,過客心態一旦在內心萌芽,后續的發展多多少少會是坎坷。我真心建議有這樣心態的人,好好靜靜,想清楚,如果還是內心不能平靜,還是讓其他人去做吧。你不care,說不定有比你更需要的人。
知,對自我的清晰定位,我個人以為是生活快樂重要的一點,當然對驗貨行業同樣適應。
我在想,這些所有的所有,就是造就所謂的德國和日本的匠人精神的來源吧。
(2)能
能,相對來講沒那么虛,可以實打實的步步前進,可操作性強。
前面我們講了知,對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內心平靜,知道自己做什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想做成做好一件事,必定要有合適的工具,可用的技能。
QC去跑江湖,攬瓷器活,要有金剛鉆。以驗廠為例,金剛鉆有:
·能讀懂英語(看資料,做報告用)
·懂簡單的貿易術語和流程
·懂基本的工廠運作
·懂基本的質量管控
·有基本的風險意識
·基本的審核技巧(如何問問題)
對照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滿足要求。能的話,接。不能的話,建立一個自我的IDP(個人發展計劃,此處不多講,有興趣自行百度)。
能,關鍵在于不高估自己,不看低自我。
舉個栗子:
有個人,去看廠,回來后報告基本交白卷,表現在:
·沒搞清楚大概生產流程
·沒搞清楚主要設備
·沒搞清楚工廠到底有沒有合法注冊
·很多問題他自己不知道如何答,所以報告寫不了
了解情況后,發現了深層次的原因:
·看不懂英語 (看不懂不怪你,有度娘吧?懶得度娘也行,可以問人吧)
·說工廠沒有任何注冊文件。然后后來發了一份工廠營業執照過來。再問他工廠有沒有出口許可,有沒有稅務登記證。立馬答沒有。再追問,你確定你問過工廠,工廠說沒有稅務登記證嗎?回答是很肯定的“是”。
我知道工廠肯定是有的,要不然辦不下營業執照。所以再問他:你怎么和工廠確認工廠沒有稅務登記證的?
答曰:我問工廠還有其他別的證沒有,工廠說沒有。
終于明白了,作為一個驗廠人員,這樣的提問技巧,我無言以對(至于這個問法哪里有問題,該怎么問,自行腦補)
鑒于擔心文章太長,不再舉例。
能,合理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做符合你自我認知角色的活動。特別是個人軟實力方面技能。如果不能那么IDP,這個是自我提升的關鍵。
(3)愿
更多的講的是自我的內驅力,你有多大的意愿和動力去做你自己認知的角色。
這個講起來有點虛。
但我想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錢絕對不是那個驅動你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所有的東西到最后,你都歸結為錢的多與少,那么你要好好思考下為什么!
把所有問題都歸結于錢,就好比我們在8D案例中把所有問題都歸結于人員疏忽那么膚淺。
參考 “如何買賣自己”
清晰的明白知,能,愿,并積極實踐,會讓你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