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孩子去公園玩耍,走過一條窄小的小路時,兒子在前面跑得飛快,突然遇到兩個人擋住了去路,兒子跟在他們身后模仿著汽車的喇叭聲“滴、滴、滴……”前面兩個人毫無反應。兒子可愛的模樣把我逗樂了,我說:“仔仔,你可以說叔叔阿姨,可以讓我過一下嗎?”兒子立馬從沉浸的幻想中回過神,羞澀地笑著沖向我。
兒子其實知道怎么叫別人讓路,只是他覺得把自己想象成了一臺汽車,或者他幻想著自己在開車會更好玩。不管他是把自己想象成了一臺車還是幻想著自己在開車,總之那一刻在他眼里他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臺在路上跑著的車,遇到別人擋路了,他按喇叭讓別人讓路。當他沉浸于自己快樂的幻想時,我的一句話把他的幻想打破了,他察覺自己內心的秘密被我發現時,立馬變得窘迫不安。兒子的天真可愛使我發笑,我不禁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窘事。
有一年夏天我在學校自習課上寫作業,突然想起電視劇里有一個古代美女拿著手帕很斯文很優雅地擦著額頭的汗,那慢條斯理的動作使她顯得更美,我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她擦汗的樣子。正當我擦得入迷時,突然感到有一道無形的光射向我,我抬起頭,瞧見老師正在講臺上笑瞇瞇地看著我,我飛快放下手,臉上的血仿佛燒開般沸騰著,那一刻我真想變成一只螞蟻找個洞鉆進去。想起這件事,那種窘迫感還會油然而生,我忍不住感慨:那時的我怎么也那么天真可愛?
當我長大后這種愛幻想的本領既然不見了,現在在我的眼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再也不會把月亮看成月亮仙子。原來孩子和大人最大的區別便是有沒有一顆愛幻想的心,孩子之所以純真可愛是因為他們有顆天馬行空的腦袋,他會把一切想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大人不能理解孩子,是因為大人已經望忘了沉浸于幻想的快樂!
在教育孩子時,我遇到沒法理解他們的行為時,我會多想想我小時候,這樣對于他們天真幼稚的行為,我會同理他們,我會接受他們無厘頭的游戲,我會心甘情愿讓自己變得跟他們一樣傻、一樣幼稚,當我融入孩子的世界時,我發現他們更容易接受我說得任何話,而且當我不是大人,而是孩子時,我會變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