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我是羅崇杰Loh。我是一個喜歡發現并且善于總結的人,身邊也有不少做運營的朋友,同樣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個號能夠鏈接更多同好的朋友。
說明
開號第一個月,我會連載以<線上協作>為專題的文章。
為什么我會想要系統的寫一寫這樣一個專題?
我深刻的發現,線上工作已然成為一個工作常態,當然我說的線上不局限于微信群,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或者現有的不依賴于面對面即可通過雙方或者多方協作,完成一件或多件事情的狀態。同時,隨著一些熱詞,包括互聯網社群營銷,新媒體運營,用戶等關鍵詞,大家也日益發現線上協作的重要性。
嗯,轉入正題。接下來會圍繞這個專題幾個主題做一一敘述。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為何線上協作如此之火?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線上協作?
非病態的線上協作具有哪些特性?我們需要堅持的是什么?(閱讀原文可查看線上系列2)
線上協作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其中在溝通、管理領導以及自身的管理上有那些技巧與特性?
在我日常線上協作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解剖。(如果在我轉載文章期間出現有人向我提問等,我會將其作為一個具體的案例也會寫入我的文章中)
第三篇 注意之溝通
我之前兩篇寫了線上協作的背景和線上協作的特性以及即使是作為線上協作還有需要堅持的原則(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關注公眾號,點擊菜單欄即可)。接下來我想深度聊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點來保證對于線上協作更加流暢舒服。
第一點講的是溝通。接下來還會講管理領導和自身時間管理這一塊的注意。在溝通這一塊我會圍繞溝通的及時性和技巧性來說。中間也會穿插一些案例來說明一些情況。
溝通及時性。
溝通及時性是作為線上協作的必要標準,線上協作的定義是排除閑聊扯淡的。那么,溝通其實是在必要而且急迫或者預期情況下發生的,那么這個時候及時性必然是重中之重。下面說幾個身邊的案例:
A是對我直接匯報工作的,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免出現一堆日常性事務安排交接。偶爾出現那么一兩個工作臨時疊加,A又是一枚大學生,經常無法及時聯系到,但是作為一個工作責任人,也因為一時事情,忘了繼續回我,或者說等到看到信息的時候回復我,因此會耽誤整件事情滯后。
所以說,溝通及時性不僅在于協作過程中的及時反饋還在于當下未看到,看到后的及時反饋。
說了個事例,我想需要總結一下溝通及時性存在的必然原因:
1、信息對稱。我們經常進行線下協作,如果碰到一遇到問題,無論是撕X還是討教,都需要及時溝通交流。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線上協作可不就是為了讓雙方共同站在一個立場或者互相理解的角度上即信息對稱么?
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可能有很多結果:項目延誤被取消,項目時間拉長等都是信息不對稱的結果,而且更嚴重就是會導致團隊內部矛盾加劇,從而使得團隊解散。
2、降低時間成本。我們經常為了等一個人回復,需要很久,如果這一塊時間成本還被線上協作所占有了,那么也就沒有必要線上協作了。
人,其實是最經不起耗著的。
同時,給你一個合理的數據換算方式,將你目前的工資折算成每小時多少錢,你就大概知道你的時間多少錢,其實我們這一生不過是一直在為自己的單位時間賦值的一個過程。
3、降低溝通成本。這一點大家感觸應該也很深。我們經常講話突然間斷了,然后一下子如果要繼續接下去聊,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看看剛才說了什么,然后進入接下來的話題。
其實還有甚者,我們甚至要回憶一下,當時說話的場景,尤其是群里聊天,你可能還不知道那人說的這句話是在什么場景下和誰講的,這種場景代入感所需要消耗的溝通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溝通技巧性
溝通及時性也并不是無法解決,我們可能需要溝通的技巧性。
1、電話>語音>表情>文字。在緊急情況下其中包含沖突,誤解,任務臨時布置等。這個時候電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電話不僅傳遞語言的流貫性還能清晰地表達人物在說話時候的表情狀態。這樣的明晰說明是有助于處理緊急事務的。
2、文字(表情)>語音>電話。在非緊急情況下可能就是閑聊瞎扯之類,這一塊反倒動畫表情有助于緩解協作壓力和提高工作的趣味性。
3、表情,文字和標點的應用。這一點需要著重說明的是,表情不要用/呵呵 ,文字不要用呵呵以及標點盡量不要用感嘆號。可以多用微笑,~等替代最后一個標點符號。
舉例。自行感悟:
呵呵,這個事情怪我嘍!
嗯啊,好的呢。
她剛才已經和我說了!這件事情她會做的!可是!她卻沒做!
她剛才已經和我說了,這件事情她會做的~可是…她好像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