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純分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他人比較,是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事,跟優秀的人比較,有時能激發人,增加改善現狀的動力,但有時也會讓自己低落沮喪。社交媒體增加了人們與他人比較的機會,怎樣避免“比較”帶來的負面影響呢?一篇文章這樣建議,可以從3個方面改變自己的心態:
第一,尋求情感聯系,而不是比較優劣。心理學家認為,與其刻意限制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減少與人比較的機會,不如改變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不要只是消極地看社交媒體上其他人都在做什么,比較別人和自己的近況差異,而是應該善用私信的功能,與人分享或談論有建設性的話題,尋求真正的情感聯系和支持。
第二,適度地與更優秀的人做比較。研究顯示,這種“向上比較”的確能夠激發動力,讓人更愿意付出努力精進自己,但要避免一味地向上比較,過于關注自己的缺點、不足之處,造成壓力過大,甚至產生自卑感。文章建議,選擇比較對象時,不能離自己太遙遠。比如,一個上班族想養成運動的習慣,就不應該將自己與專業運動員相提并論,而是與身邊能做到規律運動的人看齊,學習他們規劃時間、調整作息的方式。
第三,建立自己的標準,他人的評價僅供參考。除了向上比較,偶爾也可以向下比較,了解到自己也許不是最好但也沒有太差時,你可以更客觀地理解自己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當你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認識后,要逐漸建立一個與自己做比較的標準,這樣就不容易被別人的評價影響你看待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