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家
偌大的深圳,漸漸靜了下來。朋友們都回家了,躋身大車水馬龍的春運當中。今年的我,不用再去奔波,可是卻羨慕這些能奔忙著回家的人。
今年是我成家后的第一個新年,也是第一個當爹的新年。在我的記憶里,新年的張羅都是爸爸媽媽來做的,我和妹妹就是不斷的期待著過年的新衣服和好吃的。可轉眼間,我要成為那個張羅的人的時候,還是很不適應。我一直是那個18歲的少年,別笑,我真的打心眼里是這么覺得的,我離大人的世界,總是很遙遠,即使我今天是一個當爹的人了。
二、中年
這幾天在我身邊的朋友當中流傳很廣的一個帖子,是北京的一位中產,講述他的老丈人感染感冒到過世整個過程。文章很長,但流傳非常之廣,而且我也真的很認真的讀完了。
我自己都覺得奇怪,這樣一篇講述生病歷程,沒有太多驚心動魄,沒有催人淚下的辭藻,卻可以得到這么多人的共鳴,這其中也包括我。很多朋友的分享時,從這里,看到中年人的不易。這其中沒表達出來的是,在當今社會里,即使是中產,也抵擋不住感冒在內的眾多微小卻無處不在的危機。
免不了兔死狐悲,心有戚戚焉。
三、生命
讀這篇文章時,坐在陽臺,寶寶在旁邊的搖籃睡覺。有陽光的午后,是那么的寧靜和溫馨。而微信文章中的這位中年人,這位父親,女婿,丈夫,卻在生活的重擊下,被打的毫無招架余地。
讀完之后,我問自己一個問題:
去年這個時候忙的不可開交,想要完成的各種工作中,現在看來,有多少是真的有價值的。
我又問了自己第二個問題:
如果我一天最多只能選擇3項工作內容,我會選擇哪3項?
在這個世界,我們忙碌著工作,忙碌著生活,很多時候,往往忘記我們最應該忙碌的是生命本身。
摸著良心問,真的等我離開世界那一天,回憶這些年做過的事情,有多少是會讓那個時候的我想的起來的?有多少度過的時光,是可以讓那個時候的自己,問心無愧的。
四、當下
就像我總覺得自己有做不完的工作一樣,我也總覺得自己有讀不完的書。我就像一個八爪魚,伸開所有的信息網,去觸碰周邊的信息,遇到我喜歡的書,我會第一時間買下。導致我現在手中已經集了一批未讀書目。
書多不是問題,但我發現現在讀書開始變得浮躁起來。翻開第一頁開始,恨不得以最快速度讀到最后一頁,把書中精華抽取,可以讀下一本。就像尼采說的:
For this very reason it(philology) is the highest attraction and incitement in an age of "work"- that is to say, of haste, of unseemly and immoderate hurry- scurry, which is intent upon "getting things done" at once, even every book, whether old or new.
閱讀對我們有太多意義,我們有太多信息要獲取,所以每個人的單子上,都列著長長的讀書清單,羨慕著那些讀書很多的朋友們。拼命的追趕著,一本接一本的翻著。
我也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當我離開這個世界回首往事的時候,我會因為什么而感慨?
是我讀過的書?做過的工作?還是愛過的人?虛度過的時光?
我又繼續問自己第二個問題:我的生命究竟因為什么而有價值?
是知識?做到的貢獻?幫過的人?還是問心無愧的那些當下?
五、愛
今天桑尼姐問我,做父親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說,是感受到了以前從沒有感受過的愛。現在的這種愛,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愛,沒有任何預期。只要孩子在那里,對我而言世界就是最完美的。她不需要再白一點,也不需要哭的少一點,也不需要再美一點,所有的一切,就是那么剛剛好。這種剛剛好的愛,是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
明天就是情人節了,2018的農歷新年也馬上就要到,在這里,祝福所有的朋友,回家路途中平平安安,新年快快樂樂。新的一年,更多的愛給自己,更多的愛給家人,更多的愛,給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