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的安全感》
? ? ?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自己沒有安全感,實際上自己內心本來是有這個能力而自己卻在潛意識里否定自己,這便造成“我不能”“我怕失去”的自我感知,最后就奇跡般的成真了。
? ? ? ? ? ? ①我關心你,與你無關
?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高中朋友,他是那種比較內向的人,高考后我倆各奔東西。以前每次提起他我都咬牙切齒的,很多時候都是我打電話給他就算了,更要命的是很多時候發qq消息給他也不回即使回了也是幾天后。每次看到我倆的消息記錄里都是我一個人在那唱獨角戲,我便在心里大罵:個狗東西!個渾蛋!老子我那么關心你,你特么連個屁都不放,看老子下次見到你不踹死你!
? ? ?現在想想實在是自己太過無聊了。我發消息給他一分鐘看三次手機,之所以會焦急只是希望他也回復我,僅此而已;換句話來說,在我的潛意識,我對你那么好,你也應該同等對待我。這,就是打著所謂關心的旗號在向他人索取;亦或是自己發了消息別人不回而胡思亂想擔心友盡。
? ? 沒有人能夠控制對方,與其死死抓住他緊張你也緊張,倒不如倆人都輕松托住你輕松他也輕松。再說了,和你站在一起,我有足夠的能力,如果你認為我倆已友盡那我同樣可以開心的和你分道揚鑣。
? ? 明白了這些,我再也不會為給別人發了消息而沒有得到回復而苦惱了。
? ? ? ? ②我不是恐懼,而是怕丟人
? ? 恐懼有三個層面:1)事情本身;2)害怕失去背后的意義;3)真正的無能為力。以懼怕公眾演講為例:(1)害怕公眾演講;(2)怕的不是演講而是怕講砸;(3)面對講砸感到無能為力。用最通俗的話來說,你不是害怕,你是怕丟人!
? ?我是一個性格矛盾的人,內心張狂而外在略帶羞澀,見到女生都會臉紅。自己很想但也很不情愿在公共場所大聲講話。一方面我有強大的表達欲望,另一方面我又極力否定自己,究其根源就是愛面子。上大學后我很想使自己變得更大膽,更外向些。
? 開學第一天班助請大家來自我介紹。那晚我打了很久的心理戰,我很想去挑戰自我第一個沖上去,可我又很怕在臺上出丑。我的欲望叫我沖上去,我的“怕出丑心理”又叫我別做出頭鳥,思考再三,我最終還是第一個走了上去,結結巴巴地說“大家好,我…我叫李杰,李連杰的李,張杰…的杰,我…很想…當…當班長……希望大家支持我………”
? ?雖然這次是一個很蹩腳的自我介紹,雖然最后老師沒有選我當班級臨時負責人,但我真的挺開心的,我戰勝了自己,我終于第一次主動發言了。
? ?如果我們沒有內在安全感,但內心又迫切被需要,我們便會慢慢向外界求助,尋求外部的寄托,比如意淫、在腦海里構造等;久而久之我們便會失去自信心,恐懼就滋生了。越怕丟人,我們就越不相信自己,與此而來的便是患得患失,長此以往我們終將被奴役,成為沒安全感的奴隸。
? ? ? ? ? ?③我就是我的安全感
?安全感不是拿回來的,而是給回來的。“拿”是索取,“給”是給予。
? ?以前經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大學生為情自殺,看到都市白領因為一些瑣事而輕生。在這些人的邏輯里,我被人拋棄了,我沒有了價值,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我想到了劉麗。
? ?劉麗,13歲因家庭貧困就輟學出去當了一個洗腳妹,她累死累活地打工為家人寄錢卻因傳統觀念被家人驅逐。按理,一個無姿色,還從事一項越老越吃力的工作,并且被至親驅逐的人應該是最無安全感,最想自殺的人;可是她沒有。她在打工期間把自己的錢積攢起來資助了一百多位貧困生,還創了三個qq群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從事公益活動。崔永元在“小崔說事”中采訪她問是什么支持她如此做,劉麗說,自己家境貧困,四年級時有一次她要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言,可自己沒鞋,就穿了自己姥姥的一只鞋和隔壁婆婆的一只,她要把這份恩情延續。
?毋庸置疑很多人的條件都優于劉麗,他們會自殺,那時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把自己寄托給了別人。
?你若盛開,蒼蠅自來,何不把安全感寄托給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