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一個句子。字面意思是,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地想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住馬蹄。
深度理解一下呢?
后來也寓意,當被目不暇接的誘惑,逐漸的迷失了雙眼時,即使行走在淺草之中,也容易讓你馬失前蹄。
當然,我們這么說雖有點故意揣測作者意圖的傾向,但解釋的道理還是合乎情理的。
就像應試教育里,很多分析作者文章思想、意圖的題目一樣,其實人家可能就是隨便寫的,沒有考慮那么多。
所以,歷史之中本身就會存在諸多誤解。特別是,這類誤解會更容易慢慢趨向于人性一面。
再比如說,那句“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出自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
“萬綠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是一種佛學的境界,與我們通常說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相對立。
前者佛家主要理解為:“在塵不染塵,在欲而離欲,在世而出世,若一塵不染,心法可得,即清凈。”
例如,男人們如果能在紅塵誘惑中獨善其身,抑制貪欲,需要很強的個人修為。
不過,從現實中看,這句話好像被太多人給反向誤解成了,男人縱欲、花心的一種本事。
被大家覺得,我能夠在眾多女人之間游刃有余,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看看我多有本事。
本來一個正能量的句子,硬生生的被傳為了負能量的榜樣。
那么,造成這類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男人們喜歡聽啊,這很符合人性,迎合了當下男女追求享樂,以及網絡誘惑引導下的社會環境。
男人們以多交女朋友,以經歷的女人多為榮,不管現實的還是虛擬的。
就像我們說的看黃者,不停的點擊瀏覽,覺得漂亮的總是下一個,想著閱女無數。
硬盤佳麗三千,表面偏偏君子,還想獨善其身,這怎么可能?
相信很多人即使沒騎過馬,但也會有走路不注意碰到頭,被臺階磕碰到,玩手機撞到障礙物的類似經歷。
在生命維度里,當時間足夠長,哪怕很小概率的不幸都可能隨時找上門來。
甚至很多人還有過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更不用說你還故意來沾染誘惑、自我蒙蔽了。
說起邪淫會影響人的運氣,馬失前蹄可能并非你運氣不好,而僅僅是你當時真的沒有抬頭看。
同樣的,當好的機會來臨,與你擦肩而過的時候,你更多的著眼于誘惑,對其不理不睬,那么也就很快錯失過了。
所以,在你沉迷邪淫的日子里,精力不濟,個人又表現的缺乏耐性。
明明很小的禍事,不該犯的錯誤也犯了很多;而應該抓住的機會,拖來拖去,好事也給辦砸了。
《西游記》里“三借芭蕉扇”,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在得意之中被牛魔王變的豬八戒又把扇子給騙了回去。
感嘆:“年年打雁,今天被雁啄了眼。”
近欲易迷離,心靜則肚明,人本寂寞,當靜心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