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不一樣的元宵節(jié)!從老家返廣,600里的路程,一路膽顫心驚,回到自己的小窩,洗洗刷刷,歷經(jīng)三個小時,不僅讓小窩變得更加光鮮亮麗,更重要的是,滌盡了我心中的的陰霾,作為我新年重新開始的最好見證,這對我來說,也許就是所謂的生活儀式感吧。
躺在床上,細數(shù)了這幾年的過往,往往可遇而不可期,思緒飄向了遙遠的無知年代,任憑記憶天馬行空,疼痛青春里的無病呻吟,也許才真正是無知年代最真實的自我……
回首那些錯把傾訴沖動當作創(chuàng)作才華的無知年歲,回首那些錯把傾訴沖動當作創(chuàng)作才華的無知年歲,在那“兵荒馬亂”的晚自習上,在熄燈的宿舍里,我們總在一堆堆耀武揚威的習題和試卷的縫隙里,在應急燈漸漸微弱的燈光中,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寫下無可奈何的話。”的晚自習上,在熄燈的宿舍里,我們總在一堆堆耀武揚威的習題和試卷的縫隙里,在應急燈漸漸微弱的燈光中,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寫下無可奈何的話。
在這個屬于自己的世界里,打理那些千頭萬緒的雜念:喝自己沖的濃茶,睡自己鋪的被窩,做自己認為無限縹渺的夢。世界上的悲喜和災難太多,我們生活在平靜遙遠的角落里,無力憐憫。我們能做的,只有照管好自己的生活,獨自在自己的記憶里天馬行空。
那些執(zhí)念,那樣的舊時光,一晃就過去了。而今自己仿佛站在一個青黃不接的路口,失去的是年少無知的痛快訴說,未曾獲得的是筆走天涯的洗念淡定。自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寫字,,心中有了羞赧和踟躇,對紛繁的眼之所見有了懼怕,不知道該怎樣抒寫這無法書寫的自我,怎樣訴說,訴說這個無法訴說的世界。
一直忘記懷念,懷念那段熱淚盈眶的青春。把它遺落在街道那漸漸昏暗的角落里,可青春的明信片已貼滿了青春的每一個角落,在無數(shù)個空曠的白天過后的黑夜,在無數(shù)個無限黑夜過后的白天。它們要安慰我以遙遠的夢想,并且一再提醒我:青春的意義決不在于煉獄般的生活,卻一定要這煉獄般的生活來鍛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闡釋,如同鋒利的劍,惟有最滾燙的爐溫和最慘烈的淬火才能鑄就。
到現(xiàn)在終于承認:活著的價值,在于要有一個飽滿的人生,隱忍平凡的外殼下面,要象果實般有著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顆堅硬的內(nèi)殼,在歲月的洪荒之中,也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我想:為了讓那充滿熱淚,過錯,希望和絕望的不能忘卻的記憶,隨著我們的足跡,踏過遠逝的中學歲月,踏過生活的沼澤,在險些陷下去的時候被意志重新拉回到一條值得堅持下去的路上,繼續(xù)那不情愿而又無可奈何的征程。
此時彼刻,回望那些浸透在白紙黑子上生動的悲喜,切膚的感覺到,在那個唯唯諾諾的茍且年紀,傷情似乎總是裝點生命的勛章,好象只有評價那些夢幻般被我們微弱的主觀承受力無限夸大的非難,我們才得以有熱淚盈眶的青春。
在時間的洪流中一切的一切都隨記憶風干,徒留一份淡淡的憂傷,只有雋刻在心靈深處的執(zhí)念,才得以讓我們馳騁其中,天南地北,路遠馬亡。
淺淺的睡眠,沉沉的夢幻,也只能在這半睡半醒之間,訴說那不曾忘卻的記憶,直面那從容淡定的人生。
我想,不管歷經(jīng)怎樣的災難,只要心中有夢,未來就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