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網絡上有人提到“煩惱”時,總有人說“去掙錢”,是的,我也經常這樣建議。
那么錢可以解決所有煩惱嗎?
錢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煩惱,但不能解決所有煩惱。
大部分煩惱……這樣聽起來就已經很好了不是么?
不然,當你解決了你現在認為的大部分煩惱后,其實你的煩惱等級并不會降低。
什么是煩惱等級?就是你感到煩惱的程度。
窮人大都覺得富人的煩惱是無病呻吟,因為在窮人眼里,再也沒有比錢更令人煩惱的事情了。
那是窮人特別容易滿足,沒有別的煩惱嗎?
不是的,是別的煩惱的程度抵不過窮,暫時都被窮給掩蓋起來了,畢竟一個人能密切關注的事情有限。
而當窮人解決了“窮”這個問題之后,他們并不會如自己預想中的滿足。他們會暫時滿足一段時間,然后就習慣了自己的新常態,接著注意力就開始關注到其他事情上,之前被掩蓋著的煩惱就都蹦出來成為了新的煩惱。
人們不明白煩惱的等級取決于什么,所以才會有“搞定了A,我就輕松啦,就一生無憂啦”的想法。
一個人煩惱的等級取決于其自身的煩惱上限。
例如有個人的煩惱上限是10級,那么對他來說,最令他煩惱的事情就是10級,比如是窮,其他的比如愛情、親子的問題可能排在3、4位,是5級煩惱。
從他的視角來看,富人糾結于親子問題實在是“不知人間疾苦”,因為這樣的問題在自己這里只是5級,他會不屑一顧地說“矯情啥,你體驗過真正的10級煩惱嗎”?
可是他并不知曉,當他解決了排行第一和第二的問題時,那些5級的煩惱在他那里也會上升到10級,因為這些原本被注意力忽視的事情突然成了最關注的事。
心在哪里,煩惱就在哪里,之前煩惱不夠,只是心在別處而已。
這就是標題的答案:錢或許可以短暫地解決你的煩惱,卻無法最終降低煩惱的等級。
一個人想要降低煩惱的等級,就必須降低自己的煩惱上限,煩惱上限這回事并不以你有錢沒錢為轉移。
我有過極度貧困的階段,我煩惱的事情并不少,但程度是極低的,比如最煩惱的事對我的心理影響也就是5級。
每個人都說我樂觀,其實我只是懂得了煩惱的規律,從而手動降低了煩惱的上限罷了。
怎么手動降低?我講個真實的故事,劇情有所改編:
我有個朋友很有錢,有錢到普通人很難想象的地步,但他整個人也非常煩惱,每天都非常焦慮,因為公司已經大到自己很難控制的地步,一點點小事情就能讓他睡不著覺,滿腦子想的都是“品牌”,畢竟一點小事沒做好就會影響到他手上這個20多年的品牌聲譽,有點像TVB劇《大醬園》里的那種百年老字號一點點服務不到位或者產品一點點不過關,立馬所有人都要雞飛狗跳的感覺。那是他父親創立的品牌。
我問他,你從小是少爺嗎?
他說不是,以前家里也窮。
我問他,最壞的情況是什么?
他說最壞的情況就是品牌不行了。
我繼續問他,那你的生活呢?
他說家里攢下了底子,也有一些投資配置,基本可以保證這輩子衣食無憂,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我說這就是了,你現在的煩惱等級這么高,完全來自于你的關注程度太高了,你在意成這樣,它自然就會給你帶來相應等級的煩惱。
而你的公司其實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架構和穩定的解決問題的體系,你的關注程度是不是有點“自找麻煩”?你手上的這件事可能是你需要花一輩子去做的,你愿意一輩子這樣活直到死亡么?
后來有次見面,他整個人都不一樣了,他說雖然這依然是他最關注的事,但只要把排名第一的事情的關注度上限往下調,就立馬享受到了生活本來的樣子。
是啊,煩惱永遠無法避免,但你可以自由選擇讓它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你的心理狀態,不就是這么簡單?
當然,你可能還是不信,你覺得你這個人就是只要不窮就不會煩惱,那也可以,所以開篇我說我的建議也經常是“去掙錢”。
如果你僥幸達成,記得達成后一年再回來看看,你可能就會有不同的體悟,然后你或許就能走上無邊樂趣的生活正道了。
--------------------------------------------
蔡壘磊:著有暢銷書《認知突圍》、《愛情的邏輯》,2017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中信最受歡迎作者,2020年當當影響力作家,社群讀書APP【螞蟻私塾】創始人。
視頻號:蔡壘磊
公眾號:請辯
微博:@蔡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