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聊了從0到10萬的操作指南(一),今天承接上篇。
三
從0到10萬的階段,要開始接觸一種理財工具——信用卡。
有些人不去開信用卡的理由是害怕自己亂刷卡,透支過度,甚至成為卡奴。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花錢的欲望,那談何財富自由,你也沒有必要關注什么理財公眾號了。我相信“我們”不是這一類的。
信用卡的本質是銀行給你一段時間(一般是50天或56天)的免息小額借貸。特別是當你需要買房湊首付時,信用卡能起到驚人的作用。運用一系列的操作,信用卡的融資成本可以低至年化4.2%。等到第二階段的時候,我們再好好聊聊。
現在是第一階段,先去開卡,多多益善。開卡的標準是更可能辦到高額度的優先,56天免息期的優先。為什么剛畢業就要去辦信用卡呢? 因為需要時間“養卡”。信用卡的額度一開始只有1萬左右,需要逐漸提高額度。傳說中,每個月刷額度的30%最容易升額度。
科普下信用卡分期的實際利率。
分期的年化利率=分期利率(年化)*2.
比如招行信用卡12期的分期利率為0.66%. 那么這個分期的年化利率為0.66%*12*2=15.84%
這個利息挺高的,因此,信用卡不建議做分期付款。
四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你還有一件必做的事情——記賬。
我已經記賬好幾年了。作用是你慢慢會知道你每個月的工資都花到哪里去,花費結構是否合理,自我投資資金會不會太少。還有一個記賬的原因是你開始用信用卡了。信用卡是這個月的消費,下個月甚至下下個月再還,這樣,你的支出情況就會亂,你會不知道這個月刷了多少錢,最后年終一算,感覺好像沒怎么花,錢就都沒有了。
有朋友說,她老是聽理財師說要記賬。但記著記著就堅持不下去了,怎么破?
首先,在最開始記賬的時候,有時會忘記某一些支出,沒有進行記錄,這個是很正常的。忘了就大概估個值就行了。 甚至,有的時候,一個星期都沒記,也估個值,甚至如果是一個月沒有記,那就不管它。繼續開始就行了。不要犯了,要記就事無巨細的記,要不就放棄的“處女座”毛病。關鍵在于養成這個習慣。
另外還有個小技巧。 在記賬幾個月后(或者一開始你知道的話也行),你每個月的開支就可以分為固定開支和非固定開支。
固定開支,比如房租、水電費、餐飲費、地鐵費用等。你可以在某個時間(比如交房租的時候),把所有這些固定開支一起記了。就不用那么瑣碎,天天都要記賬了。特別是飯錢,天天記很煩的,也浪費時間和注意力;
其他時候,你就記一些非固定開支,比如旅游費用、投資自我的資金、其他突發開支就可以了。這樣,其實每個月記賬的筆數也不多。
記賬APP推薦使用隨手記。你可以看到每個月支出的比例餅圖,還可以看到每一大類支出不同月份的橫向對比折線圖。
五
這個階段的理財目標是存錢。存錢的天敵是大額支出,比如:結婚、因孕結婚(然后生子)、父母患病、或者很可能會發生的換工作(失業或者工資變動)、其他突發支出等等。一旦有這些支出,那么你好不容易,花了這么長時間積累的幾萬元,就歸零了。雖然幾萬元并不多,但對于一個需要從零開始積累的年輕人來說,幾萬元可能就意味著一兩年的時間。而時間是遠比金錢更為稀缺的資源。
要實現財富自由,必須要盡可能快地賺到錢。用3年的時間存到10萬,然后大額開支花完,再重新開始;與畢業一年就賺到10萬,然后,第二第三年,一般情況下,你可以賺到比第一年更多的錢,那么3年后就大幾十萬了。其能實現財富自由的可能性會有超乎想象的差距(知道富二代的起點優勢了吧。但他們的優勢可能只會在第一和第二階段表現得很明顯)。
要實現財富自由,就要擺脫財務上的“重力加速度”。這個重力加速度為沒有可繼承的財產、生活開支、債務和利息、一場疾病或災難等;你賺錢太少、賺錢太慢,都飛不起來。賺錢的速度只有達到一定的數值,才能擺脫財務上的重力加速度,實現財富自由。
所以,你要盡可能快地度過這個階段。當然,這意味著你要更努力地工作(苦力),以及更大比例的強制儲蓄。但當你到達第三階段,1000萬的時候,套用一句話,你會感謝現在拼命存錢的自己。
總結:
從0到10萬,要做好幾件事情:
1.選好職業方向。這個影響了你未來幾十年的職業“跑道”;
2.先支付給自己,強制儲蓄;
3.記賬,控制好支出,把握花錢(投資)的合理性;
4.開始用信用卡,提高信用額度;
然后,盡可能快地度過這個最原始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