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臺出發(fā),去中臺
北臺齋飯雖然簡單,但很感動。
吃飽喝足,師父和居士師兄們拜過佛祖,出發(fā)去中臺。
在公路上走了大概一百米,大師父和小師父左拐帶大家切山路下山。
小師父不到三十歲,因為個人原因,十七歲就出家修行。至今父母都健在,他卻成了世外之人,也是令人唏噓。
左拐,是個很陡峭的山坡。多虧師父們指點,不然真想不到那是一條徒步路。
小師父和萬良大哥先下去,挨個把大家接應下去。我小心翼翼護著大寶,怕她下去的時候站立不住。按照那個坡度,一旦腳下踩空,滾落下去,沒人能抵擋住。下面,就是上千米深度的山谷。
好在有驚無險,大家順利切下山坡。
下了山坡的路也不好走,坑坑洼洼,很多碎石。旁邊就是上千米的谷底。
大寶吃飽喝足,體力恢復過來,開始蹦蹦跳跳地走,害得我很緊張。一直到平緩地帶,才算放松下來,開始欣賞美景,成群的牛群和馬群。
這時候是下午三點多,從早晨七點東臺出發(fā)至今,已經(jīng)徒步近四十公里,大寶出現(xiàn)疲乏。
萬良師兄和大家都留意到這一點,要背起大寶。大家都很吃力,我哪好意思給大家增添負擔!但小師父不由分說,背起大寶就走。小師父走很快,也只好由他。
這一段平緩路程很短,很快又開始爬山。
中臺頂在翠巖峰上,海拔2894米,僅次于北臺頂,是五臺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
和臨近北臺頂?shù)纳狡乱粯樱信_頂?shù)纳狡乱卜浅6盖臀kU,路非常窄,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人,很多碎石,一腳踩空,旁邊就是千米懸崖。
這種情況下背著大寶會非常吃力,也危險,我緊走幾步,趕上小師父,把大寶接下來。當時心里又感激又愧疚。感激小師父關心,又愧疚自己給團隊帶來了麻煩。
大家都小心翼翼,不再閑聊,只是前后呼應,提醒腳下。
一心警覺腳下,沒顧上拍照。一直走過危險地帶,走到了山坡頂端,中臺腳下,大家坐下緩一緩,我也拍下了這兩張照片。
第六站:中臺頂
和東臺一樣,中臺在建廟宇,大片工地,鋼筋水泥高手架。我們從工地穿行過去,看到原來沿存的主廟很小。禮佛的人很少。倒是因為周圍就是有村莊,廟門口有村民擺攤賣手鏈野生蜂蜜等特產(chǎn)。
中臺出發(fā)去西臺,夜宿西來寺
在中臺停留了大概半小時,師父們招呼大家繼續(xù)前行。
這一路是少有的平坦,所到之處,都是大片的草地和放牧的馬群牛群。
還有虔誠的五體投地一步一叩頭的朝圣者。
五體具體是指雙手、雙腿和額頭,共五個部位。
首先要雙手合攏,然后彎臂,分開,兩掌向上按于身前,兩膝隨即順勢跪下,身子依次展開趴于地上,合攏手掌,在地面的支撐下合攏的手掌舉過頭頂,額頭放于地面上,慢慢打開手掌,略于肩同寬,掌心向下著地,然后翻轉掌心,使掌心朝上,這時雙手著地,額頭膝蓋雙腳都同時著地,這就是五體投地的朝拜。稍停留片刻過后,身子在手掌的幫助下慢慢起身,即完成了一個五體投地的磕長頭動作。
附近村民來朝拜也路途遙遠,更不消說從周圍地區(qū)來的朝圣者,甚至有從西藏一路這樣過來的,這真是信仰的力量。
下一章:中臺出發(fā)去西臺,夜宿西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