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仿佛時間可以駕馭一切、改變一切,如果無視時間的存在和流逝,仿佛墜入無底的黑洞,所有皆為枉然。
而時間作為治愈系的常規解藥更是備受推崇:醫治苦澀的傷痛,趕走幽暗的陰霾,重新燃起生活的美愿……
好像淬煉生命的最大功臣唯時間獨占,而我們作為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個小黑點實屬微不足道。
由此,我不禁有一個疑問,如果時間幻化成虛無,那生命又該如何成長?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困在時間里的人?這本小說。作者是英國暢銷書作家霍莉.塞登,從20歲開始,她就不斷為國家級的報紙網站及雜志撰稿,而這本2016年的處女作,一經出版便迅速登上多國暢銷榜,近20國競相引進圖書版權,也是美版豆瓣Goodreads高分處女作。
這是一件陳年舊事,更是一件飲血碎骨的慘痛記憶。
一場嚴重的蓄意傷害,艾米變成了植物人,但一項“網球實驗”的醫學診斷,證明了她的意識尚存,仍有大腦活動。
失意潦倒的亞歷克絲因為一次采訪任務,無意間發現了躺在病房中的艾米,從此她又多了一項新的工作。
暖男雅各布,深愛他的妻子,可心底卻有一處深深的愧疚和不舍,而對象卻是艾米。
時間,在這些人最需要它的時候,卻成了袖手旁觀的逃脫者。
15年的沉寂,艾米被迫變成了植物人,在沉睡中只有大腦會時不時地醒來;泡在酒癮里的亞歷克絲,聽命于干癢難耐的喉嚨,只有喝與何時喝的日常;成家立業又有嬌妻在懷的雅各布,一直記得悲傷的初戀,備受煎熬。
本以為時間可以遺忘往日的不堪,放下曾經的痛苦,殊不知,它們竟是平凡中最難達成的心愿,就算傷口結了疤,撫觸凸起的痕跡時,一陣陣的酸楚也會無緣由地涌上心頭。
既然如此,還有什么,能拯救自己,在生活面目全非的情景下,生命依舊有煥然一新的轉機?
毋庸置疑,答案便是“自己”!外部的誘因只是一記響耳,令你清醒,自珍自重,讓你變得強大,奪回生命的主導權。
艾米,一個含苞待放的可愛女孩,卻在花樣的年紀被殘忍地暴虐,沉睡在時間的禁錮中,卻能在最后指認了傷害她的真正兇手。
亞歷克絲,因酗酒成癮,婚姻落敗,事業低谷,身體每況愈下。然而,當亞歷克絲突遇艾米的那一刻,事業也隨著真相的臨近也漸漸步入正軌。
雅各布,在15年之后,依舊活在對艾米的歉疚中,自責始終纏縛著他。最終的撥云見日,讓他卸掉了沉重的往昔,回歸到自己正常的愛與被愛的生活中。
在故事的最后有這樣一句話,“艾米明明可以放棄,卻傾盡身體的每一絲力氣,拼了命的尖叫、蹬腿,我看著艾米,她像復仇女神一樣戰斗,為原本沒有第二次機會的自己創造機會……現在輪到我該抓住這個機會,懷著感恩之心,努力爭取,并將它牢牢地攥在手上。”
請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即使微弱無比,即使時間凝固,我們也要用力地鑿壁偷光,燃起涅槃重生的希望。
人生就像一幅畫卷,如果你希望它是五彩繽紛的,就需要在該止筆的時候絲毫不拖沓,在落筆的時候勇敢不退縮!
生命,本就有許多猝不及防的劫坎,到底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