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香囊沙龍中,我隨意抽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
如果問我為什么會選擇練習瑜伽,對我而言“緣分深”應該就是一種解釋。因為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去練瑜伽,更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瑜伽老師。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梳理一下我與瑜伽的故事。
從零到有
上中學的時候,我就是很多電視劇里那些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能躺著絕對不坐的小胖子,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各種吃。我清晰的記得跑團體800米的時候,班里的伙伴為了鼓勵我不惜用雞腿做為誘餌,現在回憶起來,短短800米確跑的我天旋地轉,久久回不過神,真是丟人至極。
上大學后,自己成為了一名跑步跳繩騎車愛好者。去健身房永遠先奔向動感單車房和跑步機,但在喜愛運動的幾年里,對于瑜伽我一直避而遠之,當然這是有原因的。在和朋友相約一起練習瑜伽的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正是背后的始作俑者。當時自認為體力不錯的我,在老師流暢的口令中,我像是被廢了武功,每一個體式都行進的步履維艱,現在想來其實都不是特別高難度的體式,可當時旁邊幾個四五十歲的大姐們在我心里仿佛就是身懷絕技身輕如燕的武林高手。這次的瑜伽練習給我的身體和心靈造成了雙重“打擊”。“天,那哪是人練的”。這次練習以后我給瑜伽貼上了這樣一個大大的標簽。
再進入瑜伽課堂時的我正處在人生中分外迷茫的一個時期,看不清未來的路,每一天的運動都成了和自己的一場較勁。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跑完步的一天,我心里突然有了想在練習瑜伽的沖動,而這次剛好遇到的是瑜伽基礎課程,結果我意外的心平氣和的把整節課給練完了。自那以后的幾個月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去跟瑜伽課,那段時間實習的地方離健身房很遠,可是瑜伽課對我來說就是有某種驚人的魔力,下了班我毫不猶豫的立馬被吸過去。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中間也因為一些事情不得不長時間告別瑜伽,但或許是邁出了最難的一步,斷斷續續的竟然也堅持下來,隨后的故事和許多人一樣,自己不再滿足于健身房的課程而去選擇學習瑜伽教培。這一年里我從一個“重度僵硬患者”變成了別人眼中“身懷絕技身輕如燕的高手”,有人說掌握一項技能就是步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這一年,我敲開了瑜伽這個世界的大門,收獲良多。
友情滿滿
我把自己和瑜伽的解釋歸為緣分還有一個很微不足道但很有趣的故事,我的瑜伽啟蒙老師和我有非常相似的愛好,這是在我們很久沒有聯系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圈里才發現的一個意外驚喜,現在我們成為了會彼此關愛的朋友,而當初看到她時莫名的好感大概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種緣分。在隨后的瑜伽道路上,我又陸陸續續的結實了更多性格迥異的良師益友,大家因為瑜伽結實,因為同一個愛好彼此努力,在這里,我們會變壓馬路邊去整兒八經的探討人生,會和不同年紀的人一起當同學,討論體式,工作坊;會一起排練節目而團結協作把一只舞都主動排上好幾遍;也會在無數個晚上在吊床上飛來飛去,一個個二狠狠的講著八卦唱著兒歌;會在別人進步的時候,為她們發自內心的鼓掌;會聊心事聊到所有人都睡去;會在一個晚上蹲在那里堂而皇之的“悄悄”偷吃對方的零食,被抓到后一臉無辜;會彼此光著膀子給對方按摩捏背,當然我們也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但轉眼又會站在同一戰線。
每一個朋友都是一面又一面的鏡子,不斷的照出我身上有的沒有的,想要的不想要的,可以努力的,無論如何也求不得的,發自內心喜歡的,當然也有心里不能容忍的,這一切都在你和每一個朋友的交往中悄無聲息的彼此碰撞,然后不知不覺的成為了你的一部分,瑜伽里面把這個叫做“業”,很開心能夠擁有這些值得我一輩子吹牛的業。
和自己的對話
在瑜伽圈有個很經典的問題:瑜伽是什么?你總能得到很統一的答案:身.心.靈的結合.很難想象能有這樣一個職業讓你專門去研究自己的身體,心靈,靈魂。所以無論瑜伽市場怎么樣還是覺得瑜伽老師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職業,因為這意味著有一批老師要付出很多努力去探索這個注定無窮無盡的世界。
其實當初那節啟蒙課,我練的很辛苦,跨腿拖沓而費力,許多動作也在顫抖搖晃中完成,但在老師細致耐心的引導下,有那么幾個瞬間,我變的非常專注,也因此非常享受在身體搖搖欲墜的時候因為專注,一種無法言說的力量將我就此穩住的,我確實短暫的忘記了我那段時間的陰霾,現在看來應該是和自己產生了短暫的莫名鏈接。
我的腿有一條因為在健身房鍛煉時的過度拉伸,造成了后續運動的頻繁受傷。在教培班的一次獨自練習中,在做一個前屈體式的時候右腿又開始“作了”起來,那一天或許是陽光的柔和讓我整個人也前所未有的平靜安定,我聽從老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不斷的放慢動作,去用“特寫”鏡頭尋求與“她”的對話,在某一個臨界點,熟悉的疼痛又開始出現,“這確實是刺痛,但是你試著再往下走一點”,我的身體給了我這樣的答案,那天以后我的腿再也沒有拉傷過,現在回想起來多覺得這一幕頗具一絲神秘色彩,但更重要的是當你切實用身體感受到整個過程的時候,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這份經歷確像是刻在了我的身體里。
“對于瑜伽練習者,墊子就是你的世界,你必須時刻專注在你的世界,學會和你的身體對話”。“瑜伽的練習中,貌似柔軟的動作實則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撐”,“學會享受當下的每個瞬間”,“在前屈的體式中嘗試感受你的謙卑”,“我們在瑜伽中不斷強調的順位實際上不僅僅是身體的順位,更是與我們自己相處的順位,與宇宙的順位”。幾年前的我看這些話或許會毫不猶豫的把他們貼上“雞湯”的標簽,可是當你真正喝下才發現,這碗的溫度,口味,用料,功效都是你真真切切觸摸到的東西。
“瑜伽是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我漸漸有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的瑜伽世界里,瑜伽不是仙氣飄飄不接地氣的,而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瑜伽大師不是只在瑜伽圈,而是在各行各業甚至就與你朝夕相伴。瑜伽的練習場地可以很大,大到無所不在,瑜伽的練習場地可以很小,小到能坐就行。瑜伽老師“教”不了瑜伽,他們只是用這種方式在向別人學習。當然這個答案恐怕需要用一輩子也無法完善。
作為一個多年與化學試劑實驗室打交道的藥學生去教瑜伽,很多人現在還會好奇的問:“為什么”?“我也不知道,緣分吧”。我總是這樣回答。
確實,這里面有許多的不可思議,驚喜,但也有不可否認的無奈。對于我這么一個半路出家資歷淺薄而且年紀半大不小的老師來說,壓力是無處不在的。自己也想過想要離開這個行業,無數次后悔過如果當初選擇。。。應該會好過的多,可是即使我再否定,我的這些收獲輕輕楚楚的放在那里,讓我無話可說。
我沒有辦法概括所有人,但我想大抵上,每個人應該都有著他必須承受的沉重與孤獨。看看身邊的人,其實他們腦子里或許也和我有過同樣的自問自答,而有些東西確實沒有辦法很好的去給予一個標準的衡量。對位于我來說,瑜伽是又恨又愛,恨的是他帶給我更多或許原本我不需要面對的迷茫和未知,愛的是他帶著我經過扣開了一扇又一扇我從沒想去過會去的世界的大門。
“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我再次把這句話送給我自己,確實覺得自己和瑜伽的緣分出現的有一些遲,也希望自己能把這份瑜伽緣再續下去,更希望路的盡頭我能看見另一個自己,而那個自己是一個我不曾遇見過的如此美好的自己。